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議事台

(河南省鄢陵縣議事台)

鎖定
議事台位於鄢陵縣馬欄鎮議事台村,相傳曹操常集羣臣幕僚,在此商討國家大事及屯田事宜。
議事台高5米,周長約300米,呈橢圓形,西鄰紅淤溝,引溝由北向南,溝兩沿綠樹葱葱;南鄰大路。
中文名
議事台
位    置
馬欄鎮議事台村

議事台歷史沿革

議事台當年為曹操所築,據《嘉靖鄢陵志》和《鄢陵縣誌》(民國二十五年版)記載,是曹操與謀臣議事之處。此處先為中領軍硯亭侯韓潔的屯田處,《魏書》載:“時(建安元年)大議損益潔以為當急田,太祖(曹操)善於遷護軍。”新中國成立前,台上築有土寨,四角築有炮樓,下挖深壕,上設吊橋,為當時地主老財避難之所。新中國成立後寨廢,今為議台學校所在地。
又據當地羣眾傳説,曹操到鄢陵後,帶領部下,察看地形,設立兵營,開荒屯田。今議事台附近的幾個村莊如前營、後營、郭營以及只樂鄉的小營、大營都是曹操屯田的兵營。不僅屯田,還要養馬,今馬欄村就是曹操的圈馬之處。離馬欄村西南約2.5公里處有一荒坡,水草茂盛,羣眾俗稱“馬荒”。離馬荒不遠有馬停莊,也是曹操牧馬場所。

議事台奇特之處

曹操議事台上有三個奇特之處:一是台上土質和周圍土質截然不同,台上是蓮花土,而周圍三四公里內都是黑膠泥土;二是一到夏季台上極少有蚊子,據説是被曹操趕跑了;三是每逢夏季別處青蛙鳴叫,此起彼伏,而環繞台子的小河裏很少聽到蛙聲。民間傳説,曹操與羣臣在此處商量事情,夏日河裏總有青蛙叫,影響了曹操的思路,曹操生氣地對青蛙説:“別叫了!”奇怪的是,這裏的青蛙從此真的不會叫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