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菠蓀

鎖定
謝菠蓀 ,男,1960年11月出生,廣東廣州人,博士,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聲學研究所所長。
中文名
謝菠蓀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廣州
出生日期
1960年11月
畢業院校
同濟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電聲學心理聲學、聲信號處理、室內聲學
職    務
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聲學研究所所長
籍    貫
廣東廣州
任職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謝菠蓀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華南理大學物理系,1987年和1998年分別在華南理工大學和同濟大學聲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 獲理學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任教至今,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物理與光電學院教授,聲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1] 

謝菠蓀學術兼職

華南理工大學理學院物理系聲學研究所所長, 聲學專業學術帶頭人, 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聲學學會常務理事、會士,聲頻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

謝菠蓀教育教學

多年來一直從事聲學和基礎物理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講過《大學物理實驗》等本科課程和《理論聲學》、《心理聲學與空間聽覺》8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課程。 [1] 

謝菠蓀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電聲學心理聲學、聲信號處理、室內聲學等方面的研究 [1] 

謝菠蓀學術成果

謝菠蓀綜述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廣州市科技項目等多項縱向科研項目。還與國內的大型企業合作,主持完成橫向科技開發和電聲工程項目多項。近年出版專著《頭相關傳輸函數與虛擬聽覺》,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0篇,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項。

謝菠蓀科研成果

取得成果包括(1)在多通路環繞聲重放的研究中,對多通路環繞聲的國際標準和已被廣泛應用的5.1通路環繞聲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證明了若採用現行的信號饋給法存在側向範圍聲像是不穩定的缺陷,並提出了一種改進方法。 (2)在雙耳聽覺的研究中, 所帶領的課題組通過實驗測量,首次建立了基於中國人樣本、高空間分辨率的頭相關傳輸函數以及受試者生理尺寸數據庫。並證實一些與聲源定位有關的因素在統計學意義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且與國外的數據也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該項工作為今後國內有關雙耳聽覺的研究和虛擬聽覺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礎。(3)非常重視與國內外大型企業合作,將基礎研究的成果應用到生產實際中。在虛擬環繞聲的研究中, 開發出具有重要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兩代虛擬環繞聲系統, 克服了國外現有系統的缺陷, 性能有較大的提高。所開發的第二代的虛擬環繞聲系統已實現產業化, 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所帶領的課題組在雙耳聽覺和聲重放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得到國內同行的公認; [1] 

謝菠蓀論文論著

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 其中被SCI或EI收錄20篇。
2008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了專著 <<頭相關傳輸函數與虛擬聽覺>>,系統地論述總結了頭相關傳輸函數和虛擬聽覺的基本原理、相關研究成果和國際最新進展, 特別是本人課題組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這是國內在該領域第一部專著, 也是近十年國際上在該領域唯一的一部專著。 [1] 
參考資料
  • 1.    謝菠蓀   .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引用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