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謁金門·秋已暮

鎖定
《謁金門·秋已暮》是五代詞人馮延巳(一作牛希濟,一作成幼文)創作的一首詞。此詞描上片描繪出一幅秋林曉行圖,並且由這一片秋色引發思婦對情人別後境況的懸想,清楚地寫出羈愁,下片用曲筆寫閨婦因懷念情人、思緒不斷而徹夜難眠。全詞寫景如畫,情景交融,逼真地刻畫出閨婦孤寂悽苦的心緒。
作品名稱
謁金門·秋已暮
作    者
馮延巳,一作牛希濟,一作成幼文
創作年代
五代
出    處
《花間集》
作品體裁

謁金門·秋已暮作品原文

謁金門1
秋已暮,重疊關山岐路2。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3鐘鼓,淚滴枕檀4無數。一點凝紅5和薄霧,翠蛾6愁不語。 [1]  [2] 

謁金門·秋已暮註釋譯文

謁金門·秋已暮詞句註釋

  1. 謁金門: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雙調,仄韻,四十五字。
  2. 關山;泛指關塞和山嶽。歧路:岔道。
  3. 禁城:宮城。
  4. 枕檀:即檀枕。
  5. 凝紅:指溶有脂粉的眼淚。
  6. 翠蛾:指女子黑而細長的眉毛。 [1]  [2] 

謁金門·秋已暮白話譯文

分別時正是秋暮,關山重重連着條條遠路。征馬嘶鳴,你揮着鞭兒將馳向何處。鳥兒默默地看着你遠去,清曉的寒霜滿樹。
紫禁城中的聲聲鐘鼓,驚斷夢憶往事的追溯,夢醒時檀枕上淚滴無數。一點紅日如血的殷紅,殷紅凝和着薄薄的晨霧,翠眉鎖愁卻無人相訴。 [3] 

謁金門·秋已暮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就內容來看,當是作者為抒發羈愁離懷而作。 [4]  關於本詞作者,一説是牛希濟,一説是成幼文,一説是馮延巳,據湖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岷考證,當是馮延巳。 [5] 

謁金門·秋已暮作品鑑賞

謁金門·秋已暮文學賞析

上片描繪了一幅“秋林曉行圖”:有人穿行於重重疊疊的崇山峻嶺之間。行走在崎嶇不平、縱橫交叉的道路之上。揮鞭催馬,前程一片迷茫,不知何處是終點,唯見曉禽鳴啼,寒霜滿樹。文約意豐而言簡意賅地遊子行旅的時間、環境、動作和目擊的情景作了十分形象的描繪,透出一種陰冷、悽清、孤獨的情感。其中,“秋已暮”,不僅點明節令已是深秋,而且意味着其時四野正籠罩着一片秋日的暮靄;“重疊關山歧路”,點明遊子行旅的空間環境,關山重疊的崎嶇與“歧路”的漫長悠遠已把旅途跋涉的苦況泄露了出來。“嘶馬搖鞭”寫出了馬行的踟躕與馬嘶的悲涼,而這也正是從側面寫出遊子遲遲不忍前行而又不得不搖鞭催馬的矛盾情懷。“何處去”這一小小的設問更道出遊子飄泊的景況,這種在人生道路上無目的的追尋,其內心的悲涼自不待言。“曉禽霜滿樹”描繪出一幅象徵着正是遊子景況和命運的“晨霜鳴禽圖”:黎明時分,禽鳥啼叫在結滿霜花的樹枝上。此句以五字三“象”(禽、霜、樹)濃縮了遊子的所見,又與“秋已暮”相呼應,更見旅人暮行而復曉行的旅途的辛苦與勞頓,短短的語境涵蓋了眾多的意象和豐富的意藴,有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之妙,同時留下主人公何以如此的疑問。
下片以“夢斷”領起,寫主人公思念閨閣中人僅用一“夢”字帶過,筆墨都用於寫閨閣中人的思念羈旅之人,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離懷之情。“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夢中,似乎在京都鐘鼓的撞擊聲裏,閨閣中人正轉輾反側,深夜不寐,眼淚不停地滴落在枕檀之上。“一點凝紅新薄霧”,女主人公在熒熒淚光中瞥見室內的孤燈,猶如一團紅光隱在薄霧之中,寫得極工極巧;或者是主人公滴淚到天明,紅日的光影透過窗欞射到主人公迷漾的淚眼中,主人公也覺得有一團凝聚的紅光在薄霧中閃爍,正如《滄浪詩話》所説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無跡可求”、“言有盡而意無窮”。尾句“翠娥愁不語”極工麗藴藉,詞人抓住蛾眉顰蹙含愁不語的情態,以突現出美人外貌的憂鬱美和內心的哀靜美,一如影象的定格,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筆觸細膩,真切感人。
全詞寫景如畫,情景交融,構思高妙而對反襯手法的運用十分嫺熟,逼真地刻畫出閨婦孤寂悽苦的心緒。 [4]  [6-7] 

謁金門·秋已暮名家點評

近現代文學家李冰若《栩莊漫記》:“嘶馬”二句,好一幅秋林曉行圖,惜下闋不稱。
近現代教育家華鍾彥《花間集註》:此詞上闋敍征夫,下闋敍閨婦,雙方對照,意境自不相類,然卻相屬。 [8] 

謁金門·秋已暮作者簡介

馮延巳(約904年—960年),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事南唐李昪,官至中書侍郎左僕射平章事,李璟時為宰相,是當時的詞壇大家。有《陽春集》。其詞雖也寫婦女、相思之類的題材,但不像花間派那樣雕章琢句。其能用清新的語言,着力刻畫人物內心的活動和哀愁,運用“托兒女之辭,寫君臣之事”的傳統手法,隱約流露出對南唐王朝國勢的關心與憂慮,對温庭筠以來的婉約詞風有所發展。 [9] 
參考資料
  • 1.    顧農,徐俠 著.花間派詞傳 温庭筠 、皇甫松、韋莊等.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307
  • 2.    顏廷亮 許奕謀.甘肅歷代詩詞選注.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54
  • 3.    後蜀·趙崇祚著;墨香齋譯評.典藏文化經典 花間集 雙色插圖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127
  • 4.    錢仲聯 主編.愛情詞與散曲鑑賞辭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7
  • 5.    唐圭璋,等 主編.詞學 第7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32
  • 6.    陳緒萬,李德身,駱守中 主編.唐宋元小令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7年:49-50
  • 7.    李淼 譯註.花間詞:繪圖本.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231
  • 8.    王兆鵬 主編.唐宋詞彙評 唐五代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340
  • 9.    《線裝經典》編委會 編.最美的詩 最美的詞.昆明:晨光出版社,2016年: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