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稽郢

鎖定
諸稽郢(《史記》作“柘稽”),春秋末期越國五大夫之一,越國名臣。
諸稽郢文武雙全,善言辭,曉軍事。越王勾踐時,諸稽郢先後擔任司馬、大夫之職。公元前496年,諸稽郢受命統軍抵禦吳王闔閭的伐越大軍,與諸將大敗吳王闔閭。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即位的第三年,吳王夫差為報先王闔閭槜李兵敗之仇,傾兵伐越。諸稽郢又隨勾踐率師迎戰夫椒,困守會稽山上,大夫文種獻乞和之策,諸稽郢於是受命去吳軍大營談判求和,以能言成功説服夫差撤兵,解除越國困境。夫差北伐齊國時,勾踐任命諸稽郢率軍三千,助吳攻齊。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將要會盟黃池前夕,諸稽郢又受命出使吳國,其後事蹟不詳。
諸稽郢是越王勾踐時期的重要大臣,為保存越國,輔佐越王勾踐振興越國有重大貢獻。《國語·吳語·諸稽郢行成於吳》、《吳越春秋》、《左傳》、《史記》等史料均載有其事蹟。
本    名
諸稽郢
別    名
柘稽
所處時代
春秋末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越國
主要成就
官至越國五大夫;抵禦吳軍;赴吳營與夫差談判議和;輔佐勾踐興越
官    職
司馬、大夫
歷史典故
諸稽郢行成於吳

諸稽郢人物事蹟

越王勾踐元年(496年),吳王闔閭率軍伐越。越王勾踐親自督師御之,諸稽郢為大將,靈姑浮為先鋒,疇無餘、胥犴為左右翼,與吳兵相遇於槜李,相距十里。
越王勾踐三年(494年),吳王夫差為報先王闔閭攜李兵敗之仇,傾兵伐越。勾踐率師迎戰夫椒,大敗,困守會稽山上,大夫文種獻乞和之策。勾踐遂派諸稽郢去吳營談判求和。行成於吳而返。《國語·越語》有載。 [1]  《國語·越語》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乃無有命矣。”
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曰:“寡君勾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敢私告於下執事曰:昔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天王親趨玉趾,以心孤勾踐,而又宥赦之。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今勾踐申禍無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垂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執事?勾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諸稽郢墓 諸稽郢墓
“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勾踐請盟:一介嫡女,執箕帚以畡姓於王宮;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春秋貢獻,不解於王府。天王豈辱裁之?亦徵諸侯之禮也。
“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今天王既封植越國,以明聞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雖四方之諸侯,則何實以事吳?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
越王勾踐五年(492年),諸稽郢再上書曰:"望敵設陣,飛矢揚兵,履腹涉屍,血流滂滂,貪進不退;二師相當,破敵攻眾,威凌百邦:臣之事也。" [2] 
吳王夫差伐齊時,越王勾踐使大夫諸稽郢帥兵三千,助吳攻齊。
越王勾踐十五年(482年),吳王夫差北上與諸侯盟會於黃池前夕。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3] 

諸稽郢史書記載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4] 
《左傳.申胥諫許越成》 [5]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2] 
《國語·吳語·越王勾踐命諸稽郢行成於吳》 [6] 
《國語.吳語·吳王夫差與越荒成不盟》 [3] 
參考資料
  • 1.    《越地春秋》人物篇 
  • 2.    參見《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夫諸稽郢曰:"望敵設陣,飛矢揚兵,履腹涉屍,血流滂滂,貪進不退;二師相當,破敵攻眾,威凌百邦:臣之事也。"
  • 3.    參見《吳語·吳王夫差與越荒成不盟》: 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 4.    參見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於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
  • 5.    參見《左傳》: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 6.    參見《國語.吳語·越王勾踐命諸稽郢行成於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