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論語今讀

(2009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內容簡介
《論語今讀(東風西漸讀孔子)》講述了:孔子和《論語》所代表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之化心理結構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作者重新譯註了《論語》,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了自己的評論和註釋以供參考。
中文名
論語今讀
作    者
蔣沛昌
出版社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頁    數
338 頁
定    價
20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304041861

論語今讀作者簡介

蔣沛昌,講座教授,高級工程師。1924年生,湖南省寧鄉縣人。1945年畢業於湖南省立一中高中部,1954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電力系。現為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華孔子學會會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是我國電氣環境防護工程和綠色照明工程技術開拓者之一。 [1] 
1987年離職退休後,主要從事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和現代詮釋工作,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且次第走上嶽麓書院、湘潭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文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東南大學、海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數十所高校講壇,宣講儒學的現實意義。他對王夫之的“六經責我開生面”一語別有情志。
論語今讀 論語今讀

論語今讀內容簡介

作為對於儒家原典思想的現代闡釋,《論語今讀》表達了李澤厚和孔子的對話。一方面,李澤厚讓孔子復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們言説;另一方面,他又憑其獨特的方式針對孔子的問題給予回答。對於本書的讀者來説,值得思考的不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澤厚所闡釋的孔子的思想。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佈、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諺語、活動中了。它已成為規範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並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了人們的思想、理解答認識,而且也作用於人們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孔子和《論語》所代表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註了《論語》,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論語》這個中心,寫下了自己的評論、札記和解説,統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或表牢騷;或就事論理,或借題發揮;並無定規,不一而足。

論語今讀本書目錄

前言
論語 孔子對話錄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衞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