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誹謗

(桑德羅·波提切利作品)

鎖定
誹謗,意大利著名畫家Calumny 桑德羅·波提且利的美術作品。為蛋黃塗料鑲板畫,完成於約1495年,尺寸62×91釐米,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中文名
誹謗
作    者
桑德羅·波提且利
分    類
世界名畫
尺    寸
62×91釐米
年    份
1495年
現    藏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材    質
蛋黃塗料鑲板畫

誹謗作品賞析

波提切利的這件著名的傳世作品取材於古希臘畫家阿貝列斯的一幅畫中的文字記載。描繪的是在寬敞的羅馬建築大廳裏,有三個女子和一個男子,正把一位裸體男青年拖到國王面前審判。被黑色風衣包裹着的男子是“誹謗”,他的手勢伸向國王,竭盡誹謗之能事;手持棍棒,揪着裸體男子的正是“叛變”,她出賣了同伴,並把他交給國王;裸體男青年是孤立無援的“無辜”,他合掌向上祈求真理能拯救他免遭誹謗的命運;後面兩個女子,一是“虛偽”,另一是“欺騙”,也有説是“妒嫉”和“仇恨”,她們倆正在為“叛變”者梳理頭髮;在寶座上坐着一位長着兩隻驢耳朵的國王,昏庸無能愚蠢無知到極點,聽信誹謗,同時在他兩邊分別是“無知”和“輕信”,不斷地向他的耳朵裏灌輸無知和輕信;畫面的另一邊站着一位被黑色長袍包裹着的“悔罪”,他正向着立在身後的全裸體女神,那就是“真理”,希望她能出面拯救“無辜”者。可是站立不穩的真理,手指上天,意思是説:“對於這裏所發生的一切我也無能為力,去找上帝吧。”這件作品是一件寓意深遠的作品,它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現實社會中罪惡都是用美麗的形象喬裝打扮以欺騙人民的,統治者聽信壞人之言,正直好人總是落難,而面對這一切,真理也是無能為力的。 [1] 
畫家在形象塑造方面,使用對比的手法以加強戲劇效果。背景的建築物由直線和拱形曲線構成,廊柱壁面鑲嵌着古羅馬聖者和英雄的浮雕,顯得神聖而莊嚴,可是就在這神聖的地方,無辜者和真理受到當權者公然無恥的摧殘和傷害;真理和無辜者以裸體表現而一切壞人皆以華麗的錦袍包裹,顯示真理與無辜者的純潔美好,畫面人物組合靠手勢動作發生互相聯繫,形成一個和諧的藝術整體。 [2] 

誹謗創作背景

這個寓言故事,取材於古希臘畫家阿貝列斯的一幅畫中的文字記載,波提切利將之重新構思創作而成。畫面類似一幕舞台劇:在一座莊嚴而神聖的羅馬建築大廳裏,視覺中心有三個女子和一個男子,正把一位裸體男青年拖到國王面前審判。 [3] 

誹謗作者簡介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 [4]
波提切利 (1445—1510年),他的真名叫亞歷山大·菲利浦。少年時代就酷愛繪畫,開始時當金銀藝匠學徒,因為有繪畫天資,15歲時被做皮革匠的父親送到畫家菲利浦·利皮的畫室學畫。利皮帶着波提切利一同描繪現實生活中的人,並借鑑古希臘藝術中的理想,所以他們創作的聖母子和神話人物都具有世俗的情態:和藹可親、動作輕盈、身着絹紗、臨風飄逸。後來波提切利又轉從委羅基奧門下,與比他小7歲的達·芬奇同窗共學。27歲的波提切利決定自立門户,獨立開設工作室接受社會訂件。由於他曾師從利皮,因此也受美第奇喜愛和賞識,逐漸成為美第奇宮廷畫家中的領袖。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