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説短論長

(漢語成語)

鎖定
説短論長,漢語成語,拼音是shuō duǎn lùn cháng,釋義為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中文名
説短論長
出    處
《座佑銘》
拼    音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釋    義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説短論長引證解釋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説己之長。”
宋 蘇軾 《滿庭芳·蝸角虛名》:又何須,抵死説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元 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休聽那廝説短論長,那般的俐齒伶牙。”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休那裏説短論長語話頻。 [1] 
《封神演義》94回:“這匹夫敢於眾諸侯之前鼓唇搖舌,説短論長,又叱辱不才,情殊可恨。”

説短論長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sdlc
【近義詞】:説長道短説長話短説長論短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隨意談論各種事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