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詹姆斯·斯卡林

鎖定
詹姆斯·斯卡林,澳大利亞政治家,屬於澳大利亞工黨陣營。1929年10月22日到1932年1月6日任澳大利亞總理。其後長期活躍於澳洲政壇。卸任後,他繼續領導反對黨工黨直至1935年辭職,由約翰·柯廷為他的繼承人。後來工黨執政時,他曾被邀請在政府中任職,但被他拒絕。此後一直留在眾議院裏,成為當時政界領袖們的顧問,1949年退休。1953年1月28日在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去世。
中文名
詹姆斯·斯卡林
國    籍
澳大利亞
出生日期
1876年
逝世日期
1953年1月28日
職    業
政治家
出生地
巴拉臘特

目錄

詹姆斯·斯卡林簡介

詹姆斯·亨利·斯卡林,1876年出生於巴拉臘特,出身於鐵路工人家庭,受正規教育較少,靠自學成才,曾在雜貨店當過學徒工。1903年參加工黨,1906年當選為州議會議員,並且是澳大利亞工人聯合會的組織者,1910年當選聯邦議會議員。一戰期間主編巴拉臘特《傍晚回聲》,狂熱宣傳澳大利亞民族主義。1922年當選為工黨全國領袖。

詹姆斯·斯卡林生平

詹姆斯·亨利·斯卡林(James Henry Scullin),澳大利亞政治家、辯論家、前總理。 1876年9月9日生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特拉瓦拉一鐵路工人家庭。讀完小學後,在夜校學習商業和經濟。後來加入工黨,以善於雄辯而知名。1903年在巴拉臘特開了一家雜貨店,更成為澳大利亞工會的組織者。
在1906年的大選時,斯卡林進入政壇,與當時的總理艾爾弗雷德·迪金競選總理。結果失敗,但在1910年競選卡蘭加邁特地區議員時卻獲得成功。1913年大選時又失去議員席位。之後進入新聞出版業,成為工黨的《巴拉臘特晚報》編輯,繼續支持工黨的事業。
1916年,斯卡林作為維多利亞州的代表出席聯邦特別大會,參加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徵兵問題。其間,他的許多政治論點都通過《巴拉臘特晚報》來傳播,使這份報紙在戰爭年代仍然對澳大利亞政治產生極大影響。1921年,他參加聯邦會議時,大力支持當時引起爭議的社會主義者的奮鬥目標。次年再次進入議會。
斯卡林在財政和税收方面的淵博知識以及他那雄辯的口才,給他的同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能在1928年當選為工黨領袖。在他的領導下,工黨很快恢復了由於1916年的政策分歧所失去的元氣。而作為政黨領袖,在他此後的政治生涯當中,健康狀況始終成為他最大的阻礙,因失去一個腎使他在一些工作場合中顯得力不從心。
1929年,斯卡林當選為澳大利亞總理。任期內,他遇到了種種嚴峻的問題:大蕭條開始,但反對派控制了參議院,致使聯邦銀行在許多事務上不予合作;加上他的內閣中只有兩人有在政府中任職的經驗。為了解決大蕭條帶來的國家不景氣,他採取了包括降低工資水平、實行配給制、限制進口、平衡預算在內的等項措施。這些措施在他上任的初期階段即獲得明顯的成效。
然而,斯卡林內閣中的財政部長愛德華·格蘭維爾·西奧多卻由於昆士蘭採礦醜聞,被迫於1930年辭職。這使得內閣裏就政府是否繼續支持財政政策產生了分裂。為解決這一問題,他親自兼任財政部長,直到1931年西奧多重返內閣為止。隨後他打算實施一項擴大貸款的計劃,卻最終導致了工黨的分裂。在1931年的大選中,他遭到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