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和之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卷

鎖定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是南宋畫家馬和之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
中文名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
作    者
馬和之
創作年代
南宋
畫作類型
設色畫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26.2cm,橫857.6cm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館
作品幅式
長卷

馬和之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卷創作背景

此卷取《詩經·小雅》中《節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繪成圖,每段前書《詩經》原文,依次為《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書畫均無款印,舊傳宋高宗趙構書文,馬和之作畫 [1] 

馬和之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卷作品賞析

馬和之是一位山水、人物、花鳥全能的畫家,人物畫的線條吸收了唐吳道子用筆飛動流暢的特點,下筆重而出筆輕,是典型的"蘭葉描"法,線條組織鬆散,給人以清俊閒雅之感。
詩經》作為儒家經典,一直備受封建統治者的推崇,此卷以圖畫形式使詩歌的內容形象化,藉此宣傳儒家禮教 [1] 

馬和之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卷作者簡介

馬和之,生於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見記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動於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年)中進士第,官至工部侍郎。工畫山水、人物、佛像,風格獨特,筆法飄逸高古,迥異於南宋院體畫法,時人目為“小吳生”。在表現山水、人物時,他更多地融入了一些書法的筆趣,古樸自然,務去華藻。 馬和之的畫風與院畫的總體面貌也有相當大的差距。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變化,表現人物所用線條較為短促,運筆迅疾,蘭葉描已變為後世所稱之“螞蝗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