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

鎖定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是當代作家何建明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1年3月。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以25年來閩寧對口幫扶取得的豐碩成果為主題,全景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的閩寧協作脱貧攻堅成效,客觀展現了閩寧鎮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制下從無到有、由村至鎮的移民開發歷程,紅寺堡區在一片荒漠之地逐步建設崛起的輝煌歷史等,記錄了西海固地區從“苦瘠甲天下”到脱貧奔小康的歷史變遷,反映了西海固地區人民的精神改變。同時,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福建扶貧幹部林月嬋、寧夏扶貧幹部董成璧、第一批從西海固搬遷到閩寧村的移民代表謝興昌等真實鮮活的人物故事,多層次呈現了在閩寧協作歷史進程中,黨和政府的久久為功,寧夏奮鬥者和福建幫扶者的不懈努力,人民羣眾不斷實現美好願景的無限喜悦。 [1] 
作品名稱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
作    者
何建明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首版時間
2021年3月
字    數
320千字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內容簡介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聚焦脱貧攻堅、謳歌時代,是講述脱貧攻堅故事的扛鼎之作。書中全景再現閩寧對口扶貧協作25年來,閩寧兩省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明確的路徑,聚焦脱貧攻堅,加強長期協作,逐漸走出了一條先富帶後富的共同發展之路、東部扶西部的共同繁榮之路、外力促內力的共同奮鬥之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寧經驗”,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倡導推動的閩寧扶貧協作的經驗和啓示,展現出了“凝心聚力、以文化人、育德養心、涵養正氣”的文化作用,在推動閩寧合作方面具有特殊的紐帶和示範意義。 [2]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作品目錄

序章 我心震盪……
1 西海固,從此消失“苦瘠甲天下”
2 “爛泥灘”的新村名
第一章 山的淚眼,水的惦念
第二章 “媽祖”深情回望遠方的“你”……
第三章 灑滿陽光的金沙灘
3 曾經的那個“人食人”的地方
4 夢和夢盡頭是個比海更寬闊的“海”……
5 真見了海,他和她哭跪不起
6 把愛牢牢鎖定的第一次“牽手”
7 那個春天比以往更温暖些
8 是詩,是情,更是金子
9 “吊莊”——扶貧的革命性創舉
10 走出大山之路
11 戈壁灘上的夢想
12 “村”至“鎮”,就是一部史詩
第四章 紅寺堡傳奇
第五章 新西海固印象
第六章 情如金貴詩即江山
13 “傲嬌牛”想告訴你一個傳説
14 讓心絃顫動的數字
15 家園是汗珠和心血壘成的
16 從“鎮”到“區”——那就是經典
17 遍地牛兒“金豆”唱
18 “血脈”換了,小媳婦嫩了
19 “寧夏標識”——紅頂房
20 麥香們的夢想:從“扶貧車間”到“世界工廠”
21 一聲“親人——”,難禁熱淚
22 賀蘭山的葡萄醉了心
23 山海之戀黃河已沸騰 [4]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創作背景

在創作《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的過程中,作者何建明多次來寧夏調研採風,出版集團與何建明先後前往西吉、同心、涇源、隆德、彭陽、海原、鹽池、閩寧鎮、紅寺堡區等近40個採訪點,採訪脱貧農户、當地扶貧幹部、福建掛職幹部、在寧投資興業的福建企業家及援寧醫生、教師等80餘人,收集各類材料400餘份。 [3]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作品鑑賞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主題思想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幾乎涵蓋了脱貧攻堅所有內容:東西協作、移民搬遷、生態建設、養殖種植、勞務輸出、科技扶貧、教育扶貧……作者力求“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採用序列式結構、多線並進的框架,不刻意煽情,也不過於美化,不迴避問題,也不過於拔高,在尊重人性、尊重藝術的前提下,通過具體的時間、數據、畫面、對話、心理描寫,將決策者的高屋建瓴、踐行者的兢兢業業、福建人民的傾情相助,娓娓道來。
在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上,作家始終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創作態度,在宏大敍事中嵌入平民視角,以親歷者的角度去挖掘故事,從見證者的角度來展現“閩寧模式”的全過程。他善於從日常生活入手,從點滴細節切入,用小人物構建大羣像,以小角度呈現大時代。一個個扶貧工作的重要節點,一個個閩寧協作的重大事件,一個個平凡偉大的人物,一個個責任擔當的細節片段,清晰而有層次,闊大而又細微,在作品中一一呈現。這種深入實踐,恪守“深入生活、貼近人民”的創作態度,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的創作方法,不僅讓讀者體會到了作品的魅力,也再一次印證了主旋律作品始終是時代的最強音,現實主義創作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通過温暖美好、積極向上的情節段落,描摹出幫扶者克服艱難險阻的身影,展現出踐行者為了老百姓而無私忘我的境界。如林教授四處奔走幫村民打開蘑菇銷路,致富帶頭人陳德啓走上葡萄酒創業之路,女鄉長帶領村民種植油牡丹脱貧致富……細膩中有跌宕,白描裏有抒情,一個個脱貧故事通過生動的細節和接地氣的人物形象一一展現,讀來似乎就發生在身邊。如書中寫扶貧辦主任郭佔元的夢境,“突然,他的眼睛潮濕起來,開始有些模糊,甚至有些恍惚。他看到一個赤着腳的自己,獨自在沙灘上奔跑,他跑啊跑,就是跑不出那個沒有水滴的海……”這段夢境的描寫,既能引發讀者關於乾旱環境的想象,也能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情和共鳴。 [5]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藝術特色

變換的敍事語感,多樣的表達方式,強烈的情感抒發,是這部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該書既有關於寧夏西海固的人文地理,也有各種民情風俗;既有個人採訪記錄,也有文學作品摘要。有些章節還通過民歌、方言來傳情達意,展現西北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氣息,使整部作品趣味盎然、耐看耐讀。作者選擇了史詩般的訴説方式,既呈現新時代下精準扶貧和東西協作的進程,又表現普通人與時俱進的心路歷程;既講述曾經的無奈無助,更表現新時代中奮起直追的豪情壯志。“山的淚眼,誰的惦念”“情如金貴,詩即江山”……作者是熱情洋溢、滿懷信心的,也是充滿深情、詩意盎然的。歷史照進了當下,作品將詩意融於生活,讓讀者看到了貧困中的奮進、泥土中的倔強,感受到了笑中帶淚的堅守、苦中有甜的抗爭。 [5]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作品影響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榮譽表彰

2022年4月,《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書”(主題出版類圖書)。 [6] 
2022年12月,《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被評為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9]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海外出版

2023年9月2日,《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俄文版新書發佈會在俄羅斯莫斯科展覽中心舉行,該書俄文版由俄羅斯尚斯國際出版傳媒集團出版。 [10]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出版信息

2021年3月,《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由寧夏人民出版社與福建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
2021年3月
寧夏人民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978-7-227-07457-1
[7] 

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作者簡介

何建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範,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物,博士生導師。曾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四次獲得“徐遲報告文學獎”、五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四十餘年來創作並出版五十餘部文學作品,代表作有《浦東史詩》《山神》《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國家》《忠誠與背叛》《部長與國家》《根本利益》《落淚是金》《大橋》等。十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多部作品被譯介到國外。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