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詠湖中雁

鎖定
《詠湖中雁》是南朝詩人沈約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用極細膩的筆觸勾勒湖中羣雁的神態,有啄食者,肅立者,羣浮者,獨泛者,高飛者,驚起者,參差錯落,情態各異,毫無重複,宛然一幅羣雁戲水圖。全詩描寫上不露雕琢痕跡,刻畫精細而不流於纖弱。
作品名稱
詠湖中雁
作    者
沈約
創作年代
南朝
出    處
《昭明文選》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詠湖中雁作品原文

詠湖中雁
白水滿春塘1,旅雁每回翔2
唼流牽弱藻3,斂翮帶餘霜4
羣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5
懸飛竟不下6,亂起未成行7
刷羽同搖漾8,一舉還故鄉。 [1] 

詠湖中雁註釋譯文

詠湖中雁詞語註釋

1.春塘:春天的池塘。
2.雁:羣雁。一説雁為候鳥,秋去春來,如做客,故曰旅。
3.唼(shà):水鳥入水而食的樣子。弱藻:弱嫩的水草。
4.斂:收斂。翮:鳥的羽莖,指鳥的翅膀。呂向注此句説:“雁不巢而宿,故帶霜也。”
5.逐:追逐。孤光:遠遠蕩起的波光。孤,遠;光,指陽光照耀下的水波。
6.懸飛:高飛。
7.亂起:驚起
8.刷羽:梳理羽毛。刷,理。搖漾:飛的樣子。 [2] 

詠湖中雁白話譯文

白水漲滿春日池塘裏,羣雁迴繞在湖上翱翔。
啄食中流口牽綠藻嫩,斂翅肅立揹帶夜餘霜。
成羣飄浮細浪輕盪漾,單個泛遊掀起遠波光。
高天飛翔猶疑不下落,湖面亂起乍驚未成行。
梳理羽翼同翩翩飛,直上雲端毅然還故鄉。

詠湖中雁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較難確定,清吳淇認為可能作於齊梁替革之際,但缺少確鑿有力的證據。這首詩描繪一舉還故鄉的雁姿。 [3-4] 

詠湖中雁作品鑑賞

詠湖中雁文學賞析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回翔。”起手即點題。二句點化劉楨《雜詩》“方塘含白水,中有鳧與雁”而成。次句於“雁”字上着一“旅”字,言此湖不過是雁之逆旅,雁只是逆旅之過客而已,為結句“還故鄉”鋪墊。“迴翔”前下一“每”字,言每當春水滿池,從北方來此過冬的羣雁就要起飛盤舞,年年如此,無一年例外。一“每”字,加大了時間的跨度。
“唼流”以下六句,用極細膩的筆觸勾勒湖中羣雁的神態。“唼流牽弱藻”,湖雁覓食水流,以至牽動柔弱的藻類,真是刻畫得至細至微。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雲:“季秋邊朔苦,旅雁違霜雪。”季秋北雁南飛,為的是避朔風霜雪。冰雪消融,春日和暖,當他們振翮準備北飛之時,彷彿還感到毛羽上仍殘留着舊年的餘霜;也正是這餘霜,觸動了旅雁的鄉思之情,因為這餘霜畢竟是北方帶來的。“餘霜”一語,頗為曲妙。“羣浮動輕浪,單泛逐孤光。”上句,羣雁悠閒自在漂浮水面,隨着輕浪晃動。下句,日照平湖,泛泛有光,單雁浮行追逐遠光中的儔侶。“動”,羣雁為輕浪所動,寫出悠悠然之狀;“逐”,單雁主動追逐,帶有一種頑皮勁兒。這兩句,不着一“湖”字,而“兼湖並出,神至之筆”。“唼流”句湖水,“羣浮”兩句湖面,“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兩句湖空,層次極分明,具有明顯的立體感。結尾二句“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寫羣雁刷羽同飛,以期一舉北返故鄉,點明作意,照應開頭所言“旅雁”。
這首詩的精妙處,在於詩人用輕靈之筆,寫出湖中許許多多雁,湖面、湖空,參參差差,錯錯落落,唼、牽、斂、帶、浮、動、泛、逐、懸、亂、起、刷、搖漾、舉、還,各種各樣的動作,諸多的神態,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而寫來似一點也不費力,不露雕琢之跡,刻畫精細而不流於纖弱,“詠物之祖”,或可當之。 [5] 

詠湖中雁名家點評

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胡大雷《齊梁體詩選》:“此詩詠物,細緻入微,有聲有色,寫出了雁啄食水草之聲,寫出了雁被霜的翅翮;此詩詠物,或注重單個,或注重羣體,還注重動態描寫。梁時的詠物,有時並非牽強式的寄託,而是真正注重其自身的神韻。” [6] 

詠湖中雁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武康縣)人。出身貴族,而年幼孤貧。篤志好學,博覽羣書。歷仕宋、齊、梁三朝,官至尚書令。他是齊、梁文壇的領袖,首創“四聲八病”之説,與謝脁、王融等創作新體詩,稱“永明體”,對唐代格律詩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詩內容廣泛,講究聲韻、對仗。有輯本《沈隱侯集》傳世。 [7] 
參考資料
  • 1.    (南朝梁)蕭統編;於平等註釋.昭明文選:華夏出版社,2000.02:第1190頁
  • 2.    陳宏天,趙福海,陳復興主編.昭明文選譯註 第3卷 第2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04:第534頁
  • 3.    王克儉主編.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謝靈運 沈約詩選,1997:第91頁
  • 4.    曹鼎著.齊梁體詩傳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158頁
  • 5.    盛慶斌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第181-182頁
  • 6.    胡大雷選注.齊梁體詩選: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05:第88頁
  • 7.    姜葆夫.漢魏六朝詩歌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59-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