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詖辭

(漢語詞語)

鎖定
詖辭,漢語詞語,意思是佞諂偏陂之言。
中文名
詖辭
釋    義
佞諂偏陂之言
出    處
孟子·公孫丑上
詖: bi 《注》陂與詖同。《注》詖,偏陂也。《説文》辯論也。《廣雅》慧也。《玉篇》佞諂也。《廣韻》譣詖也。《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釋文》詖,妄加人以罪也。崔雲:險詖,不正也。《孟子》詖辭知其所蔽。《師古注》詖,辯也。一曰佞也。又《六書故》與陂通。《荀子·成相篇》讒人罔極,險陂傾側。《韻會》班糜切,音陂。 辭:本義:訴訟,打官司。言辭;文辭。
【釋義】詖辭:佞諂偏陂之言。
詖辭:《孟子·公孫丑上》:“‘何謂知言?’曰:‘詖bi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