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是2005年1月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宏。 [1] 
中文名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
作    者
趙宏 [1]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01月
ISBN
9787810823418 [1]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提出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組織編寫的。
為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程序設計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結構進行了重大改革。以C/C++語言為背景,全面介紹了結構化程序設計和麪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每章都有豐富的例題和習題,有配套的實驗教材指導學生上機實踐,以及豐富的數字化資源。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各專業的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材,也可用於網絡化教學以及培訓機構和讀者自學程序設計課程的教材。 [1]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圖書目錄

第1篇結構化程序設計
第1章概述
1.1計算機語言和計算機程序設計
1.1.1計算機語言
1.1.2計算機程序設計
1.2程序設計方法
1.2.1結構化程序設計基本思想
1.2.23種基本結構
1.2.3結構化程序設計的過程
1.2.4用自頂向下、逐步細化的方法構造算法實例
1.3程序的實現環境
1.3.1硬件環境
1.3.2軟件環境
1.4C語言與C 的發展
1.5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程序設計初步
2.1程序的基本結構
2.1.1簡單程序:輸出一行文本
2.1,2簡單程序:計算兩個整數的和
2.1.3簡單程序:用多函數方法計算兩個整數的和
2.1.4C/C 語言結構化程序的基本結構
2.2數據類型
2.2.1基本數據類型
2.2.2常量
2.2.3變量和內存的概念
2.2.4變量定義和賦初值
2.3算術運算符和算術表達式
2.4賦值運算符和賦值表達式
2.5數據類型的轉換
2.6數據的輸出和輸入
2.6.1格式輸出函數
2.6.2格式輸入函數
2.7數學函數
2.8簡單程序設計
2.9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程序控制結構
3.1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3.1.1引例
3.1.2關係運算和邏輯運算
3.1.3訌選擇結構
3.1.4switch多分支選擇結構
3.1.5程序設計舉例
3.2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3.2.1引例
3.2.2自增和自減運算符
3.2.3while循環和do-while循環
3.2.4for循環
3.2.5循環嵌套
3.2.6break和continue語句
3.2.7循環應用舉例
3.3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模塊化程序設計
4.1模塊化程序設計概述
4.2函數的聲明、定義和調用
4.2.1函數説明
4.2.2函數定義
4.2.3函數調用及參數的傳遞
4.2.4帶自定義函數的程序設計
4.3函數的多級調用
4.3.1嵌套調用
4.3.2遞歸調用
4.3.3遞歸與遞推
4.4變量的作用域和存儲類別
4.4.1局部變量及存儲類別
4.4.2全局變量及存儲類別
4.5計算機隨機模擬友法
4.5.1偽隨機數的產生
4.5.2蒙特卡羅方法
4.6編譯預處理
4.7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構造數據類型
5.1數組概述
5.2一維數組
5.2.1引例
5.2.2一維數組的定義
5.2.3數組的初始化
5.2.4數組的引用
5.3數組做函數的參數
5.4一維數組的應用
5.4.1排序
5.4.2數據查找
5.4.3數據統計分析
5.5多維數組
5.5.1二維數組的定義
5.5.2二維數組的初始化
5.5.3二維數組的引用
5.5.4二維數組元素在內存中的排列順序
5.5.5多維數組舉例
5.6字符數組與字符串
5.6.1字符數組的定義及初始化
5.6.2用字符數組存放字符串
5.6.3字符數組的輸入輸出
5.6.4用於字符串處理的函數
5.6.5應用舉例
5.7.1結構體類型的定義
5.7.2結構體變量的定義和引用
5.7.3結構體變量的初始化
5.7.4結構體應用舉例
5.8共用體類型
5.8.1共用體類型的定義
5.8.2共用體類型變量的定義和引用
5.8.3共用體應用舉例
5.9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指針
6.1變量的地址和指針
6.1.1數據在內存中的存儲
6.1.2訪問變量的方式
6.1.3指針變量
6.2指針變量的定義及引用
6.2.1指針變量的定義
6.2.2指針變量的引用
6.3指針與函數
6.3.1指針作為函數參數
6.3.2函數返回指針
6.3.3函數指針
6.4指針與數組
6.4.1指向數組的指針
6.4.2引用數組元素的方法
6.5字符指針
6.5.1字符串的表示形式
6.5.2程序設計舉例
6.6指針數組
6.6.1指針數組的概念
6.6.2指針數組的初始化
6.7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動態數據結構
7.1從靜態數據結構到動態數據結構
7.2動態內存分配
7.2.1ANSIC中用於動態操作的標準函數
7.2.2C抖中用於動態操作的運算符--new和delete
7.3鏈表
7.3.1鏈表的定義
7.3.2鏈表的建立
7.3.3鏈表結點的插入
7.3.4鏈表結點的刪除
7.3.5循環鏈表
7.4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文件
8.1文件概述
8.1.1文件的概念和分類
8.1.2文件的操作過程
8.1.3緩衝區和文件指針-
8.2文件的打開和關閉
8.2.1文件的打開
8.2.2文件的關閉
8.3文件的順序操作
8.3.1文件的字符讀寫函數
8.3.2文件的字符串讀寫函數
8.3.3文件的數據塊讀寫函數
8.3.4文件的格式化讀寫函數
8.4文件的隨機操作
8.4.1文件定位
8.4.2文件的隨機讀寫
8.5文件的檢測
8.6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2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9章從結構化程序設計到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9.1C 對C的改進和擴充
9.1.1輸入輸出流
9.1.2函數的重載
9.1.3帶默認參數的函數
9.1.4內聯函數
9.1.5一元作用域運算符
9.1.6引用與函數
9.2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9.2.1面向對象的概念
9.2.2類和對象
9.2.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特性--封裝性、繼承性和多態性
9.3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類和對象
10.1從結構到類
10.2類和成員函數的定義
10.2.1類的定義
10.2.2在類外定義成員函數
10.2.3接口與實現方法的分離
10.3對象的定義與成員的訪問
10.3.1對象的定義
10.3.2對象成員的訪問
10.3.3this指針
10.4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10.4.1構造函數
10.4.2析構函數
10.4.3默認構造函數和默認析構函數
10.5靜態成員
10.5.1靜態數據成員
10.5.2靜態成員函數
10.6友元
10.6.1友元函數
10.6.2友元類
10.7對象數組
10.8複合類
10.9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11章繼承與派生類
11.1繼承與派生類概述
11.2單一繼承
11.2.1派生類的定義與實現
11.2.2單一繼承與訪問控制
11.2.3繼承類別及派生類對基類成員的訪問權
11.3多重繼承
11.3.1派生類的定義與實現
11.3.2多重繼承與訪問控制
11.3.3虛基類
11.4綜合實例
11.5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12章多態性
12.1多態’哇概述
12.2函數重載與歧義性
12.3.1運算符重載意義及要領
·12.3.2運算符重載實現方式
12.3.3特殊運算符重載
12.3.4類類型轉換
12.4虛函數
12.4.1賦值兼容原則及虛函數的引入
12.4.2虛函數的定義及使用
12.4.3在基類構造函數與析構函數中調用虛函數
12.4.4多重繼承與虛函數
12.5純虛函數與抽象類
12.6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附錄A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
附錄BASCll字符集
附錄C常用庫函數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