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計元勳

鎖定
計元勳,字冠五,號明葵,別署竹蘆圃主人,浙江嘉善人。生於1574甲戌年四月初八日,卒年七十餘歲。萬曆三十四年舉人,賜“文魁”匾額,萬曆三十五年進士,賜“進士”匾額。著有《拙圃詩集》,明代官員,清流大吏。
本    名
計元勳
別    名
竹蘆圃主人
冠五
明葵
所處時代
明、清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嘉善縣天凝鎮計家宅基
出生日期
1574年4月8日
主要作品
明高昴光輯《最樂編》四卷刻本,著有《拙圃詩集》
主要成就
著有《拙圃詩集》,歸隱後創辦私塾,以四書五經教授弟子兒孫。

計元勳人物生平

計元勳生於1574甲戌年四月初八日,卒年七十餘歲。明禮部觀政1508戌申年授龍溪知縣。1614甲寅年升任南京吏部主事,1618戊午年升驗封郎中。1623癸亥年起任北京儀制司郎中,1625乙丑年調入南京考功司郎中。1626丙寅年曆升山東參政、副使分巡濟南。 [1-2] 
1621年三月至1623年六月因父仙逝守制三年。 [8] 
崇禎年間詔赴北京任吏部侍郎尚書都沒有赴任,計元勳曾曰“國有道則仕,國無道則隱”。 [3-4] 
他拒絕城市生活,隱居計家宅基,性情愉悦。同丁賓、吳志遠修洛社,善邑鄉黨同僚們推崇為文壇領袖。又創辦私塾學堂,以四書五經教授弟子兒孫。培養了計善為代表的孫輩才子,時稱“嘉善六計”。 [3-4]  [8] 

計元勳主要成就

在閩南政治經濟中心龍溪知縣六年多,善於理政,關心民眾,在校舍、橋樑、古蹟的修繕重建搶險等方面留下了功績。 [4] 
1614年計元勳等嘉善鄉官為嘉興、嘉善、秀水三縣爭田事件聯名公揭,為虛攤嘉善田賦伸張正義。 [3]  [5] 
1627丁卯年夏五月在農耕時節,討好魏忠賢官員在濟南拆民宅建生祠,計元勳巡道遇見大怒,遣散民眾回鄉務農。魏忠賢得知後下令逮往北京,其它司的説客先期抵京,魏忠賢消了氣沒有問罪,計元勳才官復原職。隨後,他浩然辭官退休回鄉。崇禎帝欽賜“嗜憲旌旗”,以表彰其不畏強權堅持朝綱。

計元勳人物評價

計元勳剛直淳樸,秉性厚道。為官所到之處留下了清廉美名,其功績和美譽載入史冊。隱居十餘年無疾而逝,崇禎年間以及後來分別在山東濟南名宦祠、嘉善鄉賢祠、嘉興府學專門祭祀,譽為“清流大吏”。 [3-4] 
原刊於《改亭詩集》卷二,計東撰著的32句七言古詩:“濟南雄藩冠中國,形勢襟喉控南北。勝朝德陵丙丁間,我家大參攝方伯。…“ [6]  詩文敍述了計元勳的一生面對閹黨強權與死難六君子一樣大義凜然,堅持以民生為重的忠義之道,以及濟南士民對他的敬仰。記錄了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五人是計元勳的同年進士,一人是嘉善同鄉魏大中,他們開始彈劾魏忠賢。敍述了計元勳隱居後培養子孫的成就,説明了嘉善計家宅基與吳江盛澤鎮計氏世系輩分關係。

計元勳軼事典故

在孫輩取名時,採納了《周禮·天官小宰》中的“善能敬正法辨”六字為名,即“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史稱“嘉善六計”就是計元勳的六位孫輩才子。
計元勳與鄉黨魏大中(今屬嘉善縣大雲鎮東雲村人)關係甚密,他們政治立場和態度完全一致,都痛恨閹黨奸弊。 魏大中獄中被害後,資助其年少次子魏學濂並幫助數次起草狀書,“陳述父受冤獄,兄死孝之慘狀”。助之不久,下詔追諡魏大中為忠節,旌表其長子魏學洢為孝子。全力爭取了東林黨代表人物魏大中父子的名譽。 [3] 

計元勳親屬成員

曾祖父計稜,祖父計遂(賜八品壽官),父親計尚文(封濟南道參政)、母親朱氏,娶陸氏,兄計元佐,弟計元勤、計元勣,子計嘉佑、計嘉吉、幼子失考,孫輩有計善計能、計燕(女,適陸淮)、計敬、計法、計正、計辯。 [1-2]  [7] 
計元勳關係密切的嘉善鄉黨有河南布政使馮盛典,力培成進士的諸生王命召,工部尚書丁賓及其後人,行人司行人魏大中及其後人,通政使徐石麒及其立傳的明代增生呂元聲等明代官員。計元勳李維楨有交往,兩公友善。 [3] 

計元勳個人作品

1623年完成高昴光輯《最樂編》五卷刻本並作序,魏大中訂正,刻本之精美多有贊評。
著有《拙圃詩集》。
參考資料
  • 1.    國家圖書館《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登科錄》
  • 2.    上海圖書館《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履歷便覽》
  • 3.    清光緒重修《嘉善縣誌》
  • 4.    欽定四庫全書福建通志、山東通志、浙江通志
  • 5.    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清代嘉興府爭田述論》劉文華著
  • 6.    計東(字甫草)著.《改亭詩集》:計默編,從孫計璸、侄計嘉禾重校,1708康熙四十七年:卷二 七言古 第一篇
  • 7.    《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民國叢書潘光旦著
  • 8.    盛楓.嘉禾徵獻錄.嘉興:手書原稿,乾隆七年(1742):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