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鎖定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意思是語言沒有文化水平,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中文名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出    處
《燕射歌辭·角調曲》
近義詞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用    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成語解釋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成語典故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復伐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  [2] 
北周·庚信《燕射歌辭·角調曲》:“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 [1]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