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鎖定
亦作“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亦作“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
中文名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出    處
《孔子家語·正論》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成語解釋

注音
yán zhī wú wén ,xíng zhī bù yuǎn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解釋
亦作“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亦作“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成語典故

語言如果沒有文化水平,它的傳播就不能流傳很遠。
《孔子家語·正論》:“ 孔子 聞之,謂 子貢 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宋 陸游 《嚴州到任謝王丞相啓》:“黼黻聖猷,謂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甄陶士類,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長。”
胡適 《文學改良芻議》:“今人徒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而不知言之無物,又何用文為乎?”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詞語辨析

【近義詞】: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