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角膜後沉積物

鎖定
角膜後沉積物(keratic precipitate),在角膜內表面的點狀沉積物,可以通過裂隙燈看到。
中文名
角膜後沉積物
外文名
keratic precipitate
位    置
角膜內表面
形    狀
點狀沉積物

角膜後沉積物形成機制

由於血一房水屏障破壞,房水中進入大量炎性細胞和纖維素,隨着房水的不斷對流及温差的影響,滲出物逐漸沉着在角膜內皮上,多在角膜下部排成基底向下的三角形角膜後沉着物。

角膜後沉積物分類

(1)粉塵狀KP:由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構成,多見於非肉芽腫性葡萄膜炎
(2)羊脂狀KP:由類上皮細胞及巨噬細胞構成。多見於肉芽腫性葡萄膜炎。
(3)色素性KP:小色素顆粒附着於角膜內皮上。色素可來自葡萄膜色素細胞,也可因細胞內含有的色素(melanin)因細胞破裂而釋出。
(4)玻璃樣KP:提示既往曾患虹膜睫狀體炎。

角膜後沉積物臨牀意義

KP的出現有兩個必要條件:
角膜內皮有損傷前房炎症細胞或者色素 也就是説,KP的出現前提是有眼內炎症的發生。正常的眼睛或者只有外眼的疾病(如結膜炎)是不會看到KP的,於病歷上一般寫成KP(-)。
KP(+)見於各種類型的葡萄膜炎
KP的形狀表示房水中炎性細胞的性質,與虹膜睫狀體炎的原因有關。 KP是虹膜睫狀體炎的重要體徵,其量與炎症程度相關。
急性虹睫炎與青光眼的主要鑑別點:急性閉角型青光眼KP為棕色,急性虹睫炎為灰白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