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角媛梅

鎖定
角媛梅,1972年生,雲南曲靖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雲南師範大學地理學部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1] 
角媛梅1995年從雲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1998年獲雲南師範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晉升為雲南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2012年從東京大學博士後出站 [1] 
角媛梅研究方向為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服務、文化景觀遺產與保護 [2] 
中文名
角媛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中國
出生日期
1972年
畢業院校
雲南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專業方向
景觀生態學、文化景觀與遺產保護
學術代表作
哈尼梯田自然與文化景觀生態研究
《世界遺產哈尼梯田:雕刻在哀牢羣山上的和諧家園》
主要成就
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14年)

角媛梅人物經歷

1972年,角媛梅出生於雲南省曲靖地區馬龍縣(今曲靖市馬龍區 [3] 
1991年9月,角媛梅進入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教育專業學習 [1] 
1995年7月,角媛梅從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教育專業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9月,角媛梅進入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區域地理學專業人文地理學方向學習 [1] 
1998年7月,角媛梅從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區域地理學專業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 
2000年,角媛梅進入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專業景觀生態學方向學習 [1] 
2003年,角媛梅從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專業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 
2004年8月,角媛梅晉升為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學副教授 [1] 
2008年,角媛梅入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西部之光”高級訪問學者 [1] 
2009年,角媛梅結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研究所訪學,進入東京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研究科進行博士後研究 [1] 
2010年10月,角媛梅晉升為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地理學教授 [1] 
2012年,角媛梅結束東京大學農學與生命科學研究科博士後研究出站 [1] 
2013年,角媛梅受聘為雲南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9] 
2014年,角媛梅評選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4] 

角媛梅主要成就

角媛梅科研成就

  • 研究方向
角媛梅研究方向為景觀生態學、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服務、文化景觀遺產與保護 [2]  ;角媛梅教授及其團隊採用地理學、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等理論,綜合運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景觀格局分析、定位觀測、實驗等自然科學和訪談、問卷調查等社會科學方法,主要致力於豐富和提升景觀生態學的理論與實踐以及生態(環境)安全和文化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實踐中,結合研究區域(對象)的特色和存在問題,在哀牢山南段、雲南亞熱帶山地地區結合典型山地農業景觀——哈尼梯田景觀及其核心——水生態過程進行研究,為哈尼梯田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申報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數據支撐、申請書撰寫、補充材料佐證文本 [6] 
  • 科研項目
截至2021年,角媛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際合作項目等其它項目20餘項 [2]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10餘項 [1] 
角媛梅承擔的主要國家級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項目類別
研究時段
項目編號
承擔形式
哈尼梯田遺產區聚落景觀快速變化機制與景區化過程及保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地區項目
201801-202112
41761115
主持
哈尼梯田景觀結構-水文連接度與世界遺產保護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面上項目
201301-201612
41271203
主持
雲南典型重金屬礦產開發的流域環境影響與景觀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地區項目
200901-201112
40861023
主持
哀牢山區哈尼梯田景觀空間格局與水生態過程及其保護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青年項目
200501-200712
40401022
主持
利用地理空間技術監測和評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對區域生態安全的影響
科技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02001-202212
SQ2018YFE011725
子項目主持
Developing ecosystem base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resilience of rice terrace farming systems against climate change
全球變化亞太研究網絡
國際合作項目
201101-201412
ARCO2912-03CMY-Herath
子項目主持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 of Satoyama, Satochi, and Satoumi to Identify a New Commons for a Nature-Harmonious Society
日本環境部
環境研究與技術發展項目
200901-201212
E0902
參加
金沙江雲南段河谷——水系形成演化與環境效應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聯合項目
200901-201312
U0933604
參加
河西走廊內流區安全評價與景觀規劃預案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200109-200409
90102004
參加
中國雲南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社區調研項目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
/
200003-200007
/
參加
  • 學術論文
截至2021年,角媛梅發表論文共130餘篇,其中SCI/EI論文近30篇,中文核心期刊90餘篇,第1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100餘篇 [1-2] 
2019-2022年角媛梅發表的高水平論文(一作或通訊)
年份
引用格式
數據庫
2022
劉澄靜,角媛梅,徐秋娥,楊豔芬,丁銀平,劉志林.哈尼梯田景觀格局對地表水δ~(18)O海拔效應的影響[J/OL].應用生態學報:1-9[2022-03-20].
北大核心、CSCD
2021
邱應美,角媛梅,楊宇亮,李亞,李宏,趙冬梅,劉澄靜,張娟.哈尼族典型聚落的民居分佈格局及其演變機理——以雲南省元陽縣全福莊中寨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21,40(05):44-50+57.
北大核心、CSCD、CSSCI擴展板
丁銀平,劉志林,角媛梅,胡濤.哈尼梯田對厄爾尼諾極端乾旱事件的響應及其機制分析[J].水土保持學報,2021,35(05):161-171.
北大核心、CSCD
劉志林,丁銀平,角媛梅.中國西南——東南季風交匯區降水時空格局變化及其對食物產量的影響[J].地理學報,2021,76(09):2297-2311.
北大核心、EI、CSCD、CSSCI、卓越期刊
吳常潤,角媛梅,王金亮,許漢華,張華,徐秋娥.基於頻率比-邏輯迴歸耦合模型的雙柏縣滑坡易發性評價[J].自然災害學報,2021,30(04):213-224.
北大核心、CSCD
劉澄靜,角媛梅,吳常潤,劉志林,丁銀平.關鍵環境因子及水汽來源對霧水氫氧穩定同位素組成特徵的影響[J].水文,2021,41(03):38-43+87.
北大核心、CSCD擴展板
劉敬,劉志林,丁銀平,角媛梅,王金亮,楊豔芬,吳常潤.基於CiteSpace的近20年中國水土流失研究進展的網絡圖譜分析[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中英文),2021,19(03):130-138.
北大核心、CSCD擴展板
劉志林,丁銀平,角媛梅,王金亮,劉澄靜,楊宇亮,韋俊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聚落分佈的空間格局特徵與主控因子分析——以哈尼梯田區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21,40(02):257-271.
北大核心、CSCD、CSSCI
楊豔芬,角媛梅,劉澄靜,丁銀平,劉志林,徐秋娥.全球水稻梯田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進展[J].生態學雜誌,2021,40(03):876-886.
北大核心、CSCD
Bixia Chen, Yinping Ding, Yuanmei Jiao, et al. Chapter 2 Overcoming Barriers to Nature Conservation in China’s Protected Area Network: From Forest Tourism to National Parks. In Jones et al. (eds.), Nature-Based Tourism in Asia’s Mountainous Protected Areas, Geographies of Tourism and Global Change, 2021.
SCI、EI
2020
彭園睿,何興華,楊春燦,孫秋雁,劉志林,趙冬梅,角媛梅.大理西湖濕地景觀中水體富營養化及截留功能的季節變化[J].生態學雜誌,2020,39(12):4078-4089.
北大核心、CSCD
趙冬梅,角媛梅,邱應美,劉澄靜,徐秋娥,張娟.基於maxEnt模型的哈尼梯田核心區滑坡易發性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04):392-399+407.
北大核心、CSCD
吳常潤,趙冬梅,劉澄靜,角媛梅,劉志林,劉敬,馮志娟.基於GIS和信息量模型的隴川縣滑坡易發性評價[J].西北地質,2020,53(02):308-320.
北大核心、CSCD擴展板
張娟,陳凡,角媛梅,劉澄靜,趙冬梅,劉志林,徐秋娥,邱應美.哈尼梯田區不同旅遊模式村寨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與人類福利的影響[J].生態學報,2020,40(15):5179-5189.
北大核心、CSCD、卓越期刊
徐秋娥,劉澄靜,角媛梅,肖敏軒,丁銀平,張育豪,馬帆,張園園.穩定氫氧同位素示蹤水汽來源對哈尼梯田降水補給的影響[J].生態學報,2020,40(05):1709-1717.
北大核心、CSCD、卓越期刊
丁智強,高璇,角媛梅,李玉輝,郭汝軍.基於空間密度函數的哈尼梯田世界遺產地滑坡時空格局變化[J].熱帶地理,2020,40(03):478-486.
北大核心、CSCD
Yuanmei Jiao et al. Impacts of moisture sourc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monsoon precipitation isotopic altitude effects[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0, 583(C) : 124576-124576.
SCI、EI
Yuanmei Jiao et al. Mapping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to identify conservation priority areas in the water-holding forest in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World Heritage Site. Landscape Ecology,2020, 35:709–725
SCI、EI
Chengjing Liu, Yuanmei Jiao⁎, et al. Effects of farming activiti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present in ground water in the Hani Rice Terraces. Water 2020, 12, 265.
SCI、EI
Xuan Gao, Giulia Roder, Yuanmei Jiao*, et al. Farmers’ landslide risk perceptions and willingness for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world heritage site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China. Landslides, 2020, 1915–1924.
SCI、EI
2019
劉志林,丁銀平,角媛梅,劉澄靜.紅河哈尼梯田潛在棄耕風險耕地識別及其主要影響因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0,28(01):124-135.
北大核心、CSCD
劉志林,李石華,角媛梅,丁銀平,劉澄靜,張娟,李絨,邱應美,趙冬梅,查智琴.基於曲面耕作半徑與MaxENT模型的哈尼梯田區聚落格局優化[J].農業工程學報,2019,35(20):242-252.
北大核心、EI、CSCD、卓越期刊
趙冬梅,查智琴,劉澄靜,角媛梅,吳常潤.雲南山區小流域生態環境研究進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10):1-5+11.
北大核心
吳常潤,趙冬梅,劉澄靜,角媛梅,馮志娟,劉敬.基於GIS的華寧縣滑坡災害影響因子分析及易發性評價[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06):212-218+225.
北大核心、CSCD
鍾凱華,陳凡,角媛梅,劉歡.河長制推行的時空歷程及政策影響[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09):106-110+120.
北大核心
尚升海,角媛梅,劉澄靜,章侃豐,李絨.哀牢山區降水時空變化及其阻隔效應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1(08):92-98.
北大核心、CSCD擴展板
Yuanmei Jiao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atter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the Traditional Rice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in East Asia. P225-238 in Varotto Mauro, Bonardi Luca, Tarolli Paolo (Eds.). World Terraced Landscapes: History, Environment, Quality of Life.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2019:225-238.
SCI、EI
Zhifang Wang, Qianzi Jiang and Yuanmei Jiao.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in Modern Society: Perspectives from Terraced Fields in Honghe and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In B. Yang and R. F. Young (eds.), Ecological Wisdom, 2019.
SCI、EI
Yuanmei Jiao et al. Crise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Satoyama landscape of Japan: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 2019, 11(2), 454-464.
SCI、EI
Yuanmei Jiao et al. Impacts of moisture sources on the isotopic inverse altitude effect and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Hani Rice Terraces region of the Ailao Mountai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87 (2019) 470–478
SCI、EI
Yuanmei Jiao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four GIS-based models purposed to predict and map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 case study at 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Southwest China. CATENA, 183 104221.
SCI、EI
參考資料: [5] 
  • 學術著作
截至2021年,角媛梅出版專著2部,參與譯著1部 [1] 
角媛梅出版專著、譯著信息
專著名稱
出版社
出版年份
備註
《世界遺產哈尼梯田:雕刻在哀牢羣山上的和諧家園》
2021年
專著 [1] 
2009年
《景觀與恢復生態學——跨學科的挑戰》
2010年
譯著 [7] 
  • 成果表彰
截至2021年,角媛梅研究成果獲省級獎勵共6項 [2] 
角媛梅主要成果表彰
頒發單位
獲獎類別
獲獎等級
獲獎名稱
獲獎年份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南省2001-2002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
二等獎
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及其保護研究
2004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南省2006-2007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
三等獎
哈尼梯田景觀空間格局與美學特徵分析
2007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南省2010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獎)
二等獎
哈尼梯田自然與文化景觀生態研究
2011

角媛梅人才培養

角媛梅博士招生方向為景觀生態與環境保護、同位素水文學或水文模型(自然地理學),碩士招生方向為區域生態與土地規劃、喀斯特環境與水資源(自然地理學),以及民族文化地理與文化產業發展(人文地理學) [1-2] 

角媛梅榮譽表彰

2014年,角媛梅入選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4] 

角媛梅社會任職

  • 機構任職
組織名稱
專業委員會
任職類別
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
景觀生態專業委員會
理事
人類生態專業委員會
理事
濕地資源專業委員會
委員
數字山地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中國農學會農業遺產分會
/
委員
雲南省地理學會
/
理事
/
理事
參考資料: [1-2]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