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音菩薩銅像

鎖定
觀音菩薩銅像,明代文物,藏於開封市博物館。像高81釐米,寬62釐米,長35.5釐米。該像頭戴佛冠,穿U形衣,有耳璫瓔珞,右腿微曲,左腿自然放下,右手搭於右膝上,左臂倚於座騎頭上,坐下金毛吼趴伏於一方台上,通體鎏金,大部已脱落。 [1]  整體風格受到了明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是非常典型的明代佛造像。 [2] 
中文名
觀音菩薩銅像 [1]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1] 
所屬年代
明朝 [1] 
類    別
銅器 [1] 

觀音菩薩銅像文物特徵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觀音菩薩銅像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觀音菩薩銅像 [1]
明觀音菩薩銅像,高81釐米,寬62釐米,長35.5釐米。 [1]  觀音菩薩像頭戴寶冠,飾耳璫,身穿天衣,胸配纓絡,雙目下垂。雙手結觸地印,也叫降魔印。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令大地為證,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終使魔王懼伏,因此稱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觸地,所以又稱觸地印。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下垂,坐於金毛吼上。 [2] 
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意思是“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據《妙法蓮華經》記載,如果觀音聽聞眾生因痛苦而唸誦其名號的聲音後,會立即循聲解救。可見觀世音的名字藴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 [2]  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 [1]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有明代觀音菩薩銅像、文殊菩薩銅像和普賢菩薩銅像,這三尊菩薩造像大小、風格一致,因為都沒有配有標誌性的法器,所以只能依靠坐騎和寶冠來區分。觀音的寶冠中間有一尊小化佛,這是觀音獨有的。 [2] 

觀音菩薩銅像文物鑑賞

明觀音菩薩銅像面相豐滿端莊,寬頤,臉形呈方圓形,五官位置勻稱,雙目俯視,表情靜穆柔和,整體造型優美,胎體厚重,鑄造精良。衣紋是漢地常用的寫實手法,自然流暢,質感較強。整體風格受到了明代宮廷造像的影響,是非常典型的明代佛造像。 [2] 
參考資料
  • 1.    觀音菩薩銅像  .開封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10-02]
  • 2.    李炳武 主編.夢華之都的文明樂章:開封博物館.西安:西安出版社,2020:142,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