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物內外篇解

鎖定
北宋邵伯温解釋其父邵雍《觀物》的著作。《觀物》也即《皇極經世》,是邵雍的主要代表作。 [1] 
書    名
觀物內外篇解
作    者
邵伯温
定    義
北宋邵伯温解釋其父邵雍《觀物》的著作
創作年代
北宋
字    數
512字
按邵伯温的解釋,它“窮日、月、星、辰、飛、走、動、植之數以盡天地萬物之理,述皇、帝、王、霸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陰陽之消長,古今之治亂,較然可見矣。故書謂之《皇極經世》,篇謂之《觀物》焉”(徐必達:《邵子全書》卷一)。內篇為邵雍自著,外篇為邵伯温及邵雍的弟子所記邵雍言論。邵伯温的解説無非是捍衞父説,沒有什麼創見。邵雍説:“天地為萬物之本。”邵伯温注:“道生天地,故道為天地之本。”邵雍説:“道之道,盡之於天矣。”邵伯温注:“有道然後有天,天本乎道者也。”可見父子倆的唯心主義體系同出一轍。邵雍認為:“太柔為水;太剛為火,少柔為土,少剛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體盡之矣。”邵伯温注:“或曰:‘《皇極經世》舍金木水火土而用水火土石,何也?,曰:‘日月星辰,天之四象也;水火土石,地之四體也;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四象、四體,先天也;五行,後天也。先天,後天之所自出也;水土火石,五行之所自出也。水火土石,本體也,金木水火土,致用也。”如此株守其父的學説,機械地把五行變成四數,又引入“先天”、“後天”的神秘概念,把邵雍的思想越説越玄。
《皇極經世》原本已不可見,明徐必達所編《邵子全書》所錄《皇極經世書》及邵伯温的註解為較好的版本。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