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觀山村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蓬壺鎮觀山村)

鎖定
觀山村地處蓬壺鎮東部,地域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0畝,村民小組27個,常住人口1040户,5003多人,黨員96名,村“兩委”7名。該村是遠近聞名的習武之鄉,白鶴拳是少林五祖拳之一,深受廣大羣眾的喜愛。轄區生態資源豐富,山頭竹林茂盛,瓜果飄香,境內有國家AAA級旅遊區—百丈巖,工農業總產值達5020萬元,村財收入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省級園林式村莊”、 “市級文明村”、“市級美麗鄉村”、 “泉州市魅力鄉村”等榮譽。
近年來,觀山村立足生態環境、旅遊資源、武術文化優勢,深入挖掘特色武術文化,大力開發集宗教、朝聖、鄉村生態旅遊、農家樂為一體的精品旅遊項目,促進村財村民“雙增收”,有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觀山村將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契機,積極做好美麗鄉村工作,主動融入蓬壺鎮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建設,精心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農民增收點,力爭把觀山打造成環境優美、村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美麗鄉村。
中文名
觀山村
外文名
Guan Shan Cun
別    名
百丈巖 馬寺 白鸛
行政區類別
福建省
所屬地區
中國東南沿海
下轄地區
鳥仔坑、巷口、石獅寨、朝陽、後埔、庵口、高垵、中心村
政府駐地
蓬壺鎮東南部,離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609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蓬壺鎮
面    積
6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5003人
方    言
閩南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
著名景點
AAA百丈巖
機    場
晉江機機場
火車站
泉州動車站
車牌代碼
閩C

觀山村地名含義

[1]  相傳朱熹遊永春山水,遠望山峯高聳,形似白鶴沖天,近看鶴身不夠長透,且左右兩腳各系一個葫蘆,(左即鵬溪水庫邊的葫蘆丘,右即大嶺公路邊的葫蘆丘),稱為鸛鳥,命名為白鸛。(地域需用廣闊時,包括外遷人口在內,稱白鸛,只限本村範圍時,稱觀山)。1949年前,稱為白鸛,人口相繼外遷至仙嶺、鵬軒、珪頭、洑江、岵山、閩清、江西、台灣、東南亞等地。1949年解放後後,漢字簡化“鸛”字繁雜,改名為觀山。
觀山村

觀山村歷史沿革

古屬白鸛鄉常安裏二十二都,1949年前稱壺東鄉白鸛保,1958年公社化稱觀山大隊。1984年稱觀山村委會。

觀山村村容村貌

幾年來,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先後被列入縣市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市十佳魅力鄉村。

觀山村物產經濟

觀山村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温度20攝氏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村民從事種植業,外出務工經商,村民年人均收入7000元。

觀山村村內設施

村內有觀山小學、衞生所、白鶴拳武術館、百丈巖風景區。

觀山村下級組織

觀山村下轄

鳥仔坑、巷口、石獅寨、朝陽、後埔、庵口、高垵7個自然村,有27個村民小組。

觀山村特色

在有着“桃源”美稱的永春境內,四季水果飄香,農閒習武成風,觀山村仙嶺——湯城農業觀光旅遊區位於一片羣山之中。山水農家風光旖旎,村寨藏於山腰,由於平地面積較小,房屋也很分散,大多依山而築,小巧精緻。屋後山體青綠,樹木蓊鬱;屋前竹林稠密,身姿挺拔,鬱鬱葱葱。
觀山村位於蓬壺鎮東部,距鎮區4公里,全村總人口4600多人,轄27個村民小組,分為6個自然角落。山地面積3900畝,耕地面積1600畝,生態資源豐富,山頭竹林茂盛,瓜果飄香,境內有國家AAA級旅遊區—百丈巖。全村農業總產值達4512萬元,村財收入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20元。2007年觀山村被確定為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我們立足實際,深入調研,提出了把觀山村建設成為“產業特色明顯、配套功能完善、文化科技繁榮、生態環境優美”的文化生態旅遊村的發展目標,並認真篩選13個發展項目。在掛鈎領導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林武部長的關心指導和市直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觀山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08年被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觀山村是國家AAA級旅遊區百丈巖的延伸,站在以百丈峭壁與風光旖旎著稱百丈巖上,隱隱可見觀山村裏的裊裊炊煙。村裏山頭竹林茂盛,四周瓜果飄香。“我們村有山地近4000畝,耕地一兩千畝,生態非常好。

觀山村百丈巖

百丈巖,也叫馬氏廟,離蓬壺鎮區10公里,馬氏廟位於海拔892米的鸛山之巔,山勢險峻,羣山奔湧.
百丈巖位於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境內的白鸛山脈南端。山峯稱馬德山,峯巔的寺廟俗稱馬氏、馬寺。因其一峯獨聳,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燭火,因而亦稱百丈巖,相傳為馬氏仙姑修道坐化之所。寺廟初建於宋代,主奉馬氏女,俗稱馬氏仙媽。百丈巖景區位於桃源洞的南部與其相鄰。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百丈巖源洞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中心面積26.60平方公里,藴藏着30餘處的名勝古蹟。因這裏山峯峻拔,懸崖百丈而得名。
後托起的廟宇,與藍天白雲融為一體,嘆為一絕。在此俯視,山勢向下綿延而去,有飄然欲仙之感。如果選在天高氣爽的季節來此,還可看見遠隔幾重山之外的縣城。在此,可感大鵬、天馬、大呂、雪山諸峯之雄勢,令人心曠神怡。
相傳隋代一位姓馬的姑娘,聰慧勤勞,在此隱居修煉,常上山採藥給鄉里民眾治病,深得鄉間鄰里讚揚。她曾被皇上敕封為公主,馬氏終身未嫁。人們修建馬氏廟敬奉她的高德慈心。馬氏廟始建於宋代,距今有900年之久,幾經興廢,由旅外鄉親和鄉里民眾捐資重建。已完工的馬氏廟有公主殿,殿前一座高達3米的火山岩殘塊,形似點燃的蠟燭火焰,有向天燭之稱。主殿後面是一座圓形山亭,可供覽勝。鎮區至馬氏廟公路路全為水泥路,旅遊設施的不斷完善讓遊客更添利便。

觀山村景點介紹

百丈巖地理位置獨特,山勢險峻,登臨俯察,有如九天攬勝。放眼遠眺,村煙點點,桃溪蜿蜒,令人心曠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譽。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百丈梯田、千年古柏、慈峯毓秀、向天燭、掏蜜洞、公主殿、中殿、前殿、覽勝亭台及蠟像館等。
百丈巖峯巒之雄,山色之秀,澗百丈巖水之清,給人“人經悟後身同幻,境到幽時世覺浮”之感。自古就有“世外桃源”的美稱。主要景點有:姑嫂峯、武士巖、益羣橋、駱駝峯、鐘鼓峯、步瀛亭、老君巖、新庵洞、天池、三聖殿、劍門關、幽谷、七疊泉等。主要人文景觀為懸在崖高近140米峭壁半腰處的明代建築“馬氏仙姑廟”,四壁生輝,香火旺盛。
遇有云霧之時,霧靄浮沉倍覺神秘,增添幾分撲朔迷離之感。

觀山村公主殿

百丈仙山的主廟叫公主殿,該殿宇系八十年代重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殿內雕刻精細,殿中供奉歷經千秋的仙媽真身,其臉部因長年香薰而變成黑色。文革期間,該尊佛像被當地善信秘密收藏保護,得以倖存。殿前兩旁建有小巧玲瓏的鐘鼓樓。主殿兩側為廂房,設有“仙鄉一渡”,供遊客借宿或祈求仙夢之用。
鐘鼓峯
鐘鼓峯,其中一座頂部渾圓平禿,象一個圓鼓;另一座腰大頂尖,鐘鼓峯就象一口懸掛着的洪鐘。鐘鼓兩峯對峙而立,面對“馬氏仙姑廟”。每年正月和六月,百丈巖廟會,道士吹起“錫角”,聲在山谷迴盪,彷彿鐘鼓和鳴,鐘鼓峯也就名不虛傳了。奇妙的是,換個角度來看鐘鼓峯,鍾峯儼然是一位戴着兜鍪的武將側面頭像,鼻眼畢肖,英武威嚴。而鼓山與後面的山體連起來,酷似一匹大駱駝昂首翹望東方。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峯”的自然現象。
步瀛亭,亭子雖小,造型卻有幾分特殊。橫披“步瀛”,所以它叫步瀛亭。步瀛亭瀛洲是傳説中的海外仙山,“步瀛”就是走進仙山之意。步瀛亭建於民國,正面對聯寫着“勝地無雙概,升階第一門”,所以又稱第一門。亭的背面還有一副對聯
“過門都信善,參佛沐祥庥”。“庥”是保護之意。過了這個亭子很快就要到達“馬氏仙姑廟”。

觀山村馬氏仙姑廟

“馬氏仙姑廟”依山而架,廟雖不大,但也四壁生輝,香火旺盛。馬氏仙姑廟馬氏真仙菩薩位於殿堂的正中,左右擺放着兩尊菩薩是二妹和杜氏。廟後巖壁上凹處有個碗口大的溶洞馬氏仙姑廟。馬五娘座化昇天後,玉身還藏在洞內。現有梯子架在巖壁上,供遊人攀爬觀看,好奇者,可伸手去洞內摸摸,要是能摸到五孃的一隻繡花鞋,那就會交上好運。每年正月和六月的廟會,熱鬧非凡。本地及周圍縣市數以百計的善男信女,舞獅、鳴炮、敲鑼打鼓列隊來到這裏取火回鄉,祈求保佑一年風調雨順,家家平安。在廟宇前方的平台往下看,腳下是奔流不息的桃花澗,澗水中有一塊小洲,形似一隻繡花鞋,據説這就是當年馬五娘昇天時被姑嫂抓下的那一隻鞋子。
百丈巖,國家AAA級旅遊區,位於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境內的白鸛山脈南端。山峯稱馬德山,峯巔的寺廟俗稱馬氏、馬寺。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燭火,因而亦稱百丈巖。它地理位置獨特,山勢險峻,登臨俯察,有如九天攬勝。放眼遠眺,村煙點點,桃溪蜿蜒,令人心曠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譽,因其一峯獨聳。

觀山村白鶴拳在觀山

白鶴拳在永春,已是聞名遐邇的事實。而觀山4000多人口,有3000多的白鶴拳修習者,卻是一個不太常被提起的事實。
“觀山少年,演練白鶴;童心可嘉,貴在傳承。”多年來,觀山村每年都會在暑假期間開辦白鶴拳學習班,傳授拳藝。蘇團結説,“每期都有幾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
“自從方七娘夫婦倆來到咱永春,幾百年來,觀山白鶴拳研練之風歷久彌新。”
清初,大清水師提督施琅出兵台灣之前曾到百丈巖研讀《孫子兵法》,並招兵買馬。該村的蘇欽子等人就投軍並參與了1683年收復台灣的戰鬥,隨後蘇欽子又隨施琅一同返回永春。而1930年至1932年,先輩蘇顯忠等應陳嘉庚邀請,先後在廈門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擔任武術教練。2005年3月由蘇映前發起組織白鸛武術研究會,“全面傳承蘇欽子、蘇日吉、蘇懋師、蘇文成、蘇顯忠、梁繩章、蘇昌棟、蘇文美、蘇昭堆、蘇昭樓等永春白鶴拳名師拳法。”
觀山村打算將這“深巷中的香酒”挖掘出來。“我們會塑一尊方七娘的塑像,以紀念這位白鶴拳的創始人。”姚劍平説,“還打算在這裏養一些白鶴,讓更多對白鶴拳有興趣的人可以親眼觀察白鶴的英姿,畢竟白鶴拳是象形拳。”
遊山、觀景、練拳,觀山人正準備着。
衞生問題從來是農村的頑疾。一時變美容易,長期保潔卻難;每逢有人來參觀或檢查,急調人手應對——很多村莊都有這樣的困境。觀山人希望尋到一個好辦法,於是他們選擇了企業化衞生管理方式。“我們會將全村的衞生承包給保潔公司,他們會給每家每户分一隻垃圾桶。”姚劍平説,“日常垃圾都入桶,公司每日派人來收集並轉運。”不止如此,觀山人還打算“以獎帶懲”的方式激發老百姓看好自家四周衞生的熱情。每年,村裏都將舉行衞生評比,得分高的還有獎品,“獎個電飯煲之類的東西,鼓勵鼓勵。”姚劍平説。
讓每一家每一户都成為遊客可以駐足的賞心悦目的“盆景”,這是觀山人希望達到的目標。“引進旅遊人才、企業等來投資建設旅遊企業,引導羣眾走合作化道路,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房子入股、合作經營等形式與旅遊企業合作,發展農家遊、農家樂。”姚劍平展望幾個月後,源源不斷的遊客來到蓬壺,百丈巖遊歷一番之後,到觀山歇歇腳,吃飯、住宿、休閒,一樣都不會缺。
日前,永春縣蓬壺鎮觀山村舉行村裏垃圾轉運公開招標會,讓村裏垃圾管理進入“市場”,由專人承包村裏的垃圾清運工作。
觀山村人口近5000人,村裏受制於村民衞生習慣、民宅分散以及垃圾集中清理、轉運不及時等原因,衞生狀況不盡如人意。
村裏決定,免費發放垃圾桶到各家各户,便於垃圾收集防止隨意亂倒;舉行垃圾轉運公開招標會,以協議方式要求承包方垃圾日產日清,村裏衞生全日保潔。4位村民報名參加競標,最終村民蘇永河以最低價每年43880元中標:“之前清運村裏的垃圾,每月1000多元。雖然一天要兩次準時到各家各户和公共場所收集、清掃垃圾,並轉運到垃圾處理場,工作量增加了,但錢也多了。我準備讓長期在家的兒子一起幹。
為了外在泉州工作的同鄉們,每年不定期在泉州湖美酒店舉辦同鄉會.給同鄉的人加深同鄉情同鄉變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