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覽物

(唐代杜甫詩作)

鎖定
《覽物》是一首詩,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作品名稱
覽物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覽物作品原文

覽物
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
巫峽忽如瞻華嶽,蜀江猶似見黃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經春長薜蘿。
形勝有餘風土惡,幾時回首一高歌。 [1] 

覽物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 

覽物點評鑑賞

《杜臆》:
巫峽、蜀江,詩人亦堪發興,其如風士之惡何!不知幾時回首三輔,發一高歌,以續舊時之興也。
杜詩詳註》:
此在峽而憶華州也。白樂天《九江春望》詩云:“爐煙豈異終南色,盆草寧殊渭北春”;蘇子瞻《橫翠閣》詩云:“已見西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嵋”,其句意皆本於少陵(“巫峽忽如”二句下)。朱瀚曰:初聯語平;“巫峽”、“華嶽”,首尾痴肥;“忽如”、“猶似”,襯筆庸滑;“瞻見”二字,不免合掌;第五似病呈,“移”字亦晦;“洞口”何地,未明;七八句,亦近庸率。斷非少陵真筆。
讀杜心解》:
何緣獨思華州?適覽“巫峽”、“蜀江”,有如“華嶽”、“黃河”故以為言耳。華在兩京之間,亦鄉思也。境雖相似,而病泊逾時,關”迥別矣。質實。 [3]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73
  • 2.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
  • 3.    覽物(唐·杜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