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見機而作

(漢語成語)

鎖定
見機而作(拼音:iàn jī ér zuò)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姬昌周易·繫辭下》。 [1] 
見機而作(見機:觀察時機、形勢。作:行動。)指察看事物的細微變化,抓住時機而採取行動。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3] 
中文名
見機而作
拼    音
jiàn jī ér zuò
近義詞
見機而行相機行事
反義詞
魯莽行事
出    處
《周易·繫辭下》
注音字母
ㄐㄧㄢˋ ㄐㄧ ㄦˊ ㄗㄨㄛˋ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見機而作成語出處

先秦·姬昌周易·繫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見機而作”。 [1] 

見機而作成語故事

劉邦得天下後,封其弟劉交為楚王,人稱楚元王。劉交年輕時,與魯國穆生、白生、申公為同窗好友。做了楚王后,就將穆生等三人召來賜給他們官做。平時,對他們三人也十分尊敬。穆生不太會喝酒,楚元王每當設置酒席宴請賓客時,總是特意為穆生備設醴酒(醴酒,類似甜酒釀,不會喝酒的人也喜歡喝)。後來,元王去世,元王的孫子戊繼承為楚王,開始時,他也常這樣做,但漸漸地楚戊王就忘記了此事,宴會時,不再單獨為穆生備設醴酒了。 [2] 
穆生於是説道:“可以走了!醴酒不再擺設,證明大王禮賢之意已懈怠了。現在再不走,別説什麼醴酒,恐怕楚國人將要用鐵鏈鎖住我的脖子牽往市場去示眾了。”於是,穆生假稱有病,不再出門。 [2] 
這時,申公、白生來到穆生家裏,説:“你難道就一點也不顧念先王對我們的厚德了嗎?如今,大王區區小禮偶有所失,你就如此介意,裝病不出。真有如此必要嗎?”申公、白生百般勸説,一定要穆生重回朝廷。穆生説道:“《易經》上説:‘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意思是説,如果一個人從細微之處就能預測到事物的發展情況,那他可真神了,君子就應該這樣。事情僅有一點端倪就決定該怎麼辦,不要等到大家都能看得出結果時,再想作出什麼決定,可就太遲了。記得先王在世之日,十分禮遇我們三人,這是因為在他心中始終存有禮賢之道。如今大王已忽視了為我備設醴酒之事,這説明他已完全忘記了禮賢之道。對於忘記禮賢之道的人,賢人怎麼還能跟他長久相處呢?我之所以稱病不出,難道真是為了那不設醴酒的區區之禮嗎?” [2] 
穆生最後假稱有病,離開了楚國。但申公、白生卻留了下來。 [2] 

見機而作成語寓意

穆生可謂知幾者乎!假如穆生不離開楚國,後來一定也會遭到與白生、申公一樣的下場。據文後記載,申公、白生因勸阻楚王謀反,而被楚王下令,用鐵鏈鎖着,穿着赭色囚衣,牽到市場上,去服杵臼春糧的刑罰。當此時,不知他二人有何想法,大概一定十分懊悔當初沒有聽穆生的話吧,然而為時已晚。其實,穆生的話道出了一個哲理:“礎潤而雨,月暈而風。”一個明智者必須見微而知著,預作防範,這不只是自身安全之需,對於工作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 

見機而作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見機而作”指察看事物的細微變化,抓住時機而採取行動。連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3] 
  • 運用示例
漢·蔡邕《陳留太守胡公碑》:“爰自登朝,進退以方,見機而作,如鴻之翔。” [4] 
《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見機而作,周易所貴;小不事大,春秋所誅。 [5] 
唐·魏徵隋書·楊玄感傳》:“夫建忠立義,事有多途。見機而作,蓋非一揆。” [4]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O:“古人見機而作,不如休了這官,埋名隱姓,匿於他州外府,可免此難。” [4]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六回:“不若見機而作,遁跡埋名,待時而動。” [4] 
姚雪垠《李自成》一O卷五章:“稍微等待時日,胡人與南方的人馬必將在河南山東一帶互相火併,到那時我們見機而行,方是上策。”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