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覆巢之下無完卵

鎖定
覆巢之下無完卵(拼音:fù cháo zhī xià wú wán luǎ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 [1] 
覆巢之下無完卵(覆:翻倒;巢:鳥窩)指翻倒的鳥窩下沒有完整的鳥蛋。比喻整體覆滅,個體不能倖免。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5] 
中文名
覆巢之下無完卵
拼    音
fù cháo zhī xià wú wán luǎn
出    處
《世説新語·言語》
注音字母
ㄈㄨˋ ㄔㄠˊ ㄓ ㄒㄧㄚˋ ㄨˊ ㄨㄢˊ ㄌㄨㄢˇ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覆巢之下無完卵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孔融被收,中外遑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覆巢之下無完卵”。 [1] 

覆巢之下無完卵成語典故

漢獻帝時,有一個叫孔融的大臣,字文舉。因他曾任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孔融家學淵源,為“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2] 
孔融對教育事業非常重視,對知識分子也很尊重,在當時名聲很好。他為人恃才負氣,所作散文,鋒利簡潔,喜用譏嘲的筆調。後來,因為觸怒了曹操,曹操便聲稱他誹謗朝廷,要漢獻帝把孔融抄家問斬。 [2] 
當時孔融的大兒子9歲,小兒子7歲。孔融被抓走的那天,這兩個孩子正在屋裏下棋,他們知道父親要被人綁走了,卻神色不變,照舊下棋。旁邊的人看到這個情景覺得很奇怪。孔融對差役説:“我的罪過由我來承擔,能不能放過我的兩個孩子?”孔融的兒子慢慢説道:“父親,您看哪有鳥巢毀了而巢中的蛋不破的呢(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2] 
有人可憐這兩個孩子,盛碗肉湯給他們喝。孔融的小兒子又説:“咱家今日遭到這場大禍,我們不會活得太久了,為什麼還要嘗肉味呢?”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曹操,曹操馬上派人把這兩個孩子抓了起來。孔融的小兒子一點兒也不怕,他對哥哥説:“假若人死了以後還有魂靈,我們能見到父母,那豈不是最快樂的事?”説完,他就挺起脖子,等待用刑。周圍的人看到這番情景,沒有不感到悲傷的。 [2] 

覆巢之下無完卵成語寓意

集體是由個體組成的,但要是集體覆滅了,個體也很難倖存。人類需要相互結成團體,依靠集體的力量謀求生存發展,集體利益受到損害,個人利益也會遭受損失;集體受到覆滅的威脅,個人安危也難以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更應該同心同德,齊心合力共渡難關,如果各謀生路,不顧集體,反而會失敗滅亡得更快。同時要想使“巢穴”結實,不至於輕易被顛覆,必須時刻注意修復,時刻注意完善,時刻使它穩如泰山。所以,人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愛這個“巢穴”,視它如自己的生命。其次,要樂於建設它,樂於為它添磚加瓦。第三,要勇於維護它,任何顛覆人們“巢穴”的惡意和企圖都要剿滅。如果巢都毀了,卵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3-4] 

覆巢之下無完卵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覆巢之下無完卵”指翻倒的鳥窩下沒有完整的鳥蛋。比喻整體覆滅,個體不能倖免。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5] 
  • 運用示例
明·蔣臣《徵君劉公伯宗行略》:“要之兩人皆賢者,次尾既以義勇奮發,不忘喪元,如田橫客烈烈以死,覆巢之下無完卵矣。” [1]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九十二回:“風雨傾欹欲倒牆,舊彈章引新章。覆巢之下無完卵,宰相今成乞丐郎。” [6] 
清·黃中松《詩疑辨證·邶郝衞》:“且覆巢之下無完卵,殺其子安用其母,夫人有君而弒之,焉能有母而事之乎?” [1]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八章:“帝國主義與軍閥不打倒,國家就不能復興,‘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個人會有什麼出路呀!” [1] 
參考資料
  • 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454
  • 2.    劉元福著. 成語典故故事選 續集[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2.02:377-378
  • 3.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312-313
  • 4.    閔天主編. 中國為人處世格言辭典[M]. 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1.07:226-227
  • 5.    覆巢之下無完卵的解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意思|漢典“覆巢之下無完卵”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03]
  • 6.    (清)李百川著,綠野仙蹤,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