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覃山人隱居

鎖定
《覃山人隱居》是杜甫在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於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中文名
覃山人隱居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創作年代
大曆二年(公元767年)
作者姓名
杜甫
作品出處
《全唐詩》

覃山人隱居作品原文

覃山人隱居
南極老人自有星⑵,北山移文誰勒銘⑶。
徵君已去獨松菊,哀壑無光留户庭⑷。
予見亂離不得已⑸,子知出處必須經⑹。
高車駟馬帶傾覆⑺,悵望秋天虛翠屏⑻。 [1] 

覃山人隱居作品註釋

⑴覃念“秦”(qín)。山人,山裏的隱士。
⑵老人自有星,即南極星。杜詩“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泊松滋江亭》)可證。趙次公:老人星,一名南極,在井柳之間,乃南方之星。山人隱居此地,可當此星。
⑶北山移文,南朝時孔稚珪所著。“移”是一種文體,相當於現在的通告、佈告。北山,即鐘山,在建康城(今南京市,南朝京都)北,故名北山。《北山移文》揭露和諷刺那些偽裝隱居以求利祿的文人。五臣注《文選》呂向説:其先,周彥倫(周顒)隱於北山,後應詔出為海鹽縣令,欲卻過北山。孔生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勒銘,在在金屬或石頭上鐫刻銘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能在這裏銘刻《北山移文》,不許隱居後出仕的覃山人再回來?
⑷徵君,古時對隱士地稱謂,這裏指覃山人。哀壑,壑中的風聲彷彿帶哀音。三四兩句的意思是,覃山人出仕離開後,這裏獨有松菊,空留户庭,山壑也為之悲哀,並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⑸這句是説,我知道你也是由於戰亂和流離失所而不得已。
⑹子,指覃山人。出處,指不再隱居而開始出仕。處在此念“楚”(chǔ)。這句是説,關於出處,你也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其中艱辛)。
⑺高車駟馬,指四匹馬駕駛的、車蓋很高的車。形容做官所擁有的排場。語出《史記·範睢蔡澤列傳》:範睢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帶,伴隨。傾覆:顛覆、覆滅,語出《世説新語·言語》: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驚懼)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但是《南齊書·周顒傳》與此有出入。
⑻翠屏,翠色的屏風,這裏指青翠的山峯,因為覃山人已經離開了,所以説是“虛翠屏”。 [2] 

覃山人隱居詩詞格律

這首七律的用韻方式是首句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星銘庭經屏。韻部均為:下平九青(平水韻)。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
徵君已去獨松菊,哀壑無光留户庭。
○○●●●○●,⊙●○○⊙●△。
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
⊙●○○○●●,⊙○⊙●●○△。
高車駟馬帶傾覆,悵望秋天虛翠屏。
○○●●●○●,●●○○⊙●△。
(説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3] 

覃山人隱居作品評析

此詩當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當時杜甫56歲,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
關於此詩,吳論:因嘆亂離以來,予不得己而奔走。今出處之途,子必經歷而知耳。每見榮寵所在,傾覆隨之,何若隱居自得乎?祗令我悵惘秋山,而傷翠屏之虛設也。 [2] 

覃山人隱居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