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非側頸盒龜

鎖定
西非側頸盒龜,是脊索動物門動物。其背甲較高且厚,光滑呈褐色,頭大而寬,腹甲淡黃色或白色,腹甲有一樞紐關節在前半部;頭部有典型的蠕蟲紋,腹甲中央淺黃色或白色,邊緣黑色,有韌帶可閉殼;雄龜腹甲略凹,尾粗長,體型偏橢圓雌龜腹甲平坦,尾短小,體型偏圓。 [2] 
西非側頸盒龜分佈於西非。 [3]  其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淺水湖、沼澤、河流中。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螺貝等為食。一次可產10~12枚卵。 [4] 
西非側頸龜是熱帶龜,不能冬眠。活潑好動,容易飼養,也很呆萌。胃口好,生長速度也較快,是很好的寵物龜品種。養殖從龜苗入手的玩家,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量,否則非常容易爆殼,變形影響品相。 [5] 
外文名
West african black mud turtle
中文學名
西非側頸盒龜
拉丁學名
Pelusios castane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分佈區域
西非
繁殖方式
卵生

西非側頸盒龜簡要介紹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西非側頸龜沼澤側頸龜都是熱帶龜,不能冬眠。他們非常活潑好動,容易飼養,也很呆萌。胃口相當好,生長速度也較快,從龜苗入手的玩家,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量,否則非常容易爆殼,變形影響品相。
市面上的東非側頸龜,其實都是西非龜,西非側頸龜在頭紋,腹甲等多處地方與東非龜完全不同。
國內常常有把沼澤稱為西非,把西非稱為東非的現象。關鍵是西非與東非的概念,國內目前基本上是沒有真正的東非的。先拋開腹甲形狀不説,真正的東非外形也與西非相去甚遠。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尤其是幼體的西非龜,一般都將其當做東非側頸龜出售,誤導了許多玩家。對西非龜和東非龜認知的混淆,許多玩家一直堅信自己手中的西非側頸就是東非側頸龜。

西非側頸盒龜形態特徵

背甲較高且厚,光滑呈褐色,頭大而寬,腹甲淡黃色或白色,腹甲有一樞紐關節在前半部 [1]  。頭部有典型的蠕蟲紋,腹甲中央淺黃色或白色,邊緣黑色,有韌帶可閉殼。成體達到20-25cm。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除少數幼體或亞成體外極大多數均有典型的黑色蠕蟲狀頭紋。雄龜腹甲略凹,尾粗長,體型偏橢圓雌龜腹甲平坦,尾短小,體型偏圓。

西非側頸盒龜近種區別

西非側頸盒龜
烏龜
黑頸烏龜
成體達到20-25釐米。
烏龜雄性背甲長94-168毫米,寬63.2-105毫米;雌性背甲長73.1-170毫米,寬52-116.5毫米。
背甲長123- 257毫米,寬110-192毫米,頭較大,寬30.5-61.5毫米,約為背甲寬的1/4-1/3,個別達1/2。
背甲較高且厚,光滑呈褐色,頭大而寬,腹甲淡黃色或白色;除少數幼體或亞成體外極大多數均有典型的黑色蠕蟲狀頭紋。
烏龜頭部、頸部的側面有黃色的線狀斑紋;背面為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帶黃色,均有暗褐色斑紋。
背甲一般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每一盾片的中央部色較淺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甲橋棕褐色、黑褐色或棕灰色,與腹甲顏色明顯不同。
西非側頸盒龜 西非側頸盒龜
烏龜 烏龜
黑頸烏龜 黑頸烏龜

西非側頸盒龜生活習性

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淺水湖、沼澤、河流中。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螺貝等為食 [1]  。雖偏肉食性,但也食素。

西非側頸盒龜性別

雄龜腹甲略凹,尾粗長。雌龜腹甲平坦,尾短小。一次可產10~12枚卵 [1]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西非側頸盒龜繁殖方式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脊索動物門卵生動物西非側頸盒龜
卵生。一次可產10~12枚卵。
參考資料
  • 1.    陳昊然編著,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04月第1版,第77頁
  • 2.    西非側頸盒龜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 3.    西非側頸盒龜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
  • 4.    陳昊然編著,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04,第76頁陳昊然編著,龜,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04,第77頁
  • 5.    西非側頸盒龜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