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隴村

(廣東省普寧市流沙北街道下轄村)

鎖定
西隴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區北面,環城北路穿村而過。
中文名
西隴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普寧市流沙北街道
地理位置
廣東省普寧市區北面
電話區號
0663
人口數量
0.0001 億
火車站
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V
常住人口
約10000人

西隴村村莊簡介

是一個純屬杜氏居住的村莊,常住人口約10000人。領村有燎原鎮光南村烏石村池尾街道新寮村流沙北街道新寨村南園村流沙東街道鬥文村
西隴村有着悠久的歷史,是普寧市乃至潮汕地區較早置寨的村落。始祖為唐代潮州府都尉杜竹軒。據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記載:“唐,杜竹軒,字均莆,潮陽人。大曆時避居古洞寨,寨與馬嘶巖寺相連。讀書習靜,迥出塵表,繼與大顛談佛法,相得甚歡,為結廬巖前以居之。再遷,移氵戎水之西隴”又清乾隆《普寧縣誌》卷七有這樣的記載:“唐,杜竹軒,字均莆,唐時以避亂,創居古洞寨,寨在山谷,與馬嘶巖相連,習靜讀書。周圍田地埔,皆其糧業。值大顛出遊至此,將糧山修道場,巖前之田,施為香燈,今僧祭其木主,以志不忘 ” 。

西隴村西隴的起源

普寧西隴的起源。據史料記載,西隴原名東柵,始祖杜竹軒。唐代宗大曆年間,為避戰亂,始祖杜竹軒帶着家眷和村民從福建莆田遷往潮陽戎水都古洞寨(即普寧池尾馬山一帶)。後大顛禪師雲遊至此,竹軒公奇而敬之,繼與大顛叩談佛法,相洽甚歡,遂將糧山施為道場,巖前果樹隴畝,復施為常年香油。隨後,竹軒公帶領村民遷往的西隴所在地,並在此定居。 後有馬賊強盜來犯,竹軒公的兒子杜西隴,組織民團抵抗強盜馬賊,捍衞村民的安全,讓村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勤勞耕種。後人為了紀念西隴公對村裏的奉獻和無私精神,故村名易為西隴,永世紀念! 西面池 在“老寨內”前面有一個池塘,碧水盪漾,波光粼粼,池邊種着成排的柳樹,風吹過,柳枝輕搖,很是詩情畫意。 因為池塘面西,故稱“西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