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石村

(普寧市燎原街道下轄村)

鎖定
烏石村是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轄區中的一個行政村,是普寧僑鄉;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下轄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人口約10000左右。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楊氏一支最先從福建省遷此,後何、洪、莊、王、張等姓居民相繼遷 入。村西山上皆烏黑石頭,故名烏石。烏石村人口約有10000人左右,姓氏有楊、莊、張、王、陳、賴、洪、佃等姓,是少有的多姓氏村莊。共分為七個片區:東門、南門、北門、山仔頭、壇仔尾、下晉、洪厝鄉。
中文名
烏石村
外文名
Wushicun
別    名
烏石鄉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地理位置
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
面    積
約 3 km²
下轄地區
東門、南門、北門、山仔頭、壇仔尾、下晉、洪厝鄉
電話區號
0663
郵政編碼
51534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10000人
著名景點
七聖古廟
機    場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火車站
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V

烏石村村莊簡介

烏石村,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下轄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北面有泥溝、光南,西面池尾街道新寮村,南面流沙北街道西隴村。烏石村是一個始建於明代中後期的多姓氏村落,其古寨遍佈於烏石山下東側,除了遠離村中心之外的下晉、洪厝鄉不計,大小不一的古寨圍竟超過十個以上。村有溪河自鄰鄉泥溝後領溪蜿蜒西來,穿村而過,順勢至山仔頭處兩分,一往村北泥溝,匯於白坑湖,後輾轉納入練江,二往東北光南,最後同匯入練江,這些古寨圍便簡密不一建於溪河南岸,無一例外!此外,在村中心,亦有多處支流及所形成的池塘,或多個寨圍繞朝支流之水而建,又或單佔而置,水源,是古人創寨所必要的條件之一,烏石諸姓氏所選置寨地理位置緣由,以此可見一斑。
烏石村由七個小村組成:一村:南門,二村:北門,三村:壇仔尾,四村:山仔頭,五村:東門,六村:下晉,七村:洪厝鄉。
村東側有池揭公路(S236)燎原段貫穿南北,有揭普高速在村西面穿越而過,並於鄰村泥溝有出入口,連接環城北路。村西烏石山下有溪河,由山後西北而來,貫穿全境,為農田灌溉提供充足水源,而後溪河順東北而去,匯入練江
自然村
自然村名稱
自然村主要姓氏
自然村圖片
一村/一片
南門
王氏、賴氏
二村/二片
北門
佃氏、王氏、莊氏
三村/三片
壇仔尾
陳氏
四村/四片
汕仔頭
莊氏
五村/五片
東門
張氏
六村/六片
下晉
莊氏
七村/七片
洪厝鄉
洪氏、莊氏

烏石村發展狀況

烏石村北部已成立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區內有普師高級中學/普寧教師進修學校(原普寧師範學校),普師附小,普寧職業技術學校及籌劃中的普寧大學(2批本科),普寧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南部的"中國普寧國際服裝城"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此項目可再動烏石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此項目在徵地一事,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事情。村北與泥溝交界處有普寧市近年成立的教育與科研規劃區,區內有普師高級中學/普寧教師進修學校(原普寧師範學校)、普師附小、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普寧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及籌劃中的普寧大學(2批本科)。村東南近池尾、流沙處,建有中國普寧國際服裝城大型服裝交易市場。村西南與池尾普寧工業園交界。

烏石村地理

烏石村是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轄區中的一個行政村,是普寧僑鄉;鎮內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普寧市區西北,省道S236燎原段省貫穿南北,揭普高速在村西面穿越而過,並設有出入口,連接環城北路。 位置 其西面為烏石山,北臨燎原鎮泥溝村,東界燎原鎮光南村,南接池尾街道流沙北街道

烏石村經濟

烏石村 烏石村
烏石村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糧食有大豆、蔬菜、番薯、芋等。漁業有:草魚,非洲鯽魚等。服裝也是烏石村的經濟來源。烏石三村內建有中國 普寧國際服裝城。

烏石村人口民族

主要民族是漢族。人口約10000,現居本村姓氏有楊、莊、張、王、陳、賴、洪、佃。其中陳氏為普寧市姓氏最多的人口。

烏石村教學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坐落在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內。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
普寧師範附屬小學 普寧師範附屬小學
普寧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是普寧市重點小學,也是我市教研教改實驗基地和培養小學骨幹教師基地。學校1997年榮獲得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基金獎,創業事蹟被編入全國大型叢書《中國改革者風采錄》,先後被評為 "揭陽市首屆文明單位"、"揭陽市十佳校園",1997年被評為普寧市一級學校,1998年被評為揭陽市一級學校。
學校概況:
普寧市實驗中學是由普寧師範學校改制的公辦高級中學,全國高考定點考場,揭陽市一級學校。學校位於池揭公路燎原鎮烏石路段,交通方便,校園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校舍設計新穎,佈局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分區明顯,運動場地寬闊,環境幽雅,設施先進,師資雄厚,實行半封閉式管理,是求學進取的好地方。
學校以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為奮鬥目標,科學管理,依法治校,具有“修身、博學、樂教、善導”的優良教風、“尊師、敏學、探究、創思”的優良學風。近幾年來,高考成績十分喜人,與入學成績比較,本科層次的增幅名列全市前茅,音樂、美術類在全市保持領先地位。學校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光榮稱號,2003年,榮獲“廣東省第一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2006年,榮獲“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發展歷程:
普寧師範學校創辦於1926年,辦學質量深受社會各界讚譽,尤其藝術特色教育蜚聲省內外;1987年被定為 “廣東省重點師範”(全省18所),1988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師範學校、躋身全國“百所先進師範”之列,同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集體”,1996年7月率先在粵東通過省中師辦學條件標準化驗收。已為粵東各市縣培養1.2 萬多名全日制中師畢業生,培訓在職教師近7萬人次。學校同時掛“普寧市教師進修學校”牌子。
改制後的學校秉承原師範的各種優質教育資源,與時俱進,認真進行優化整合。校園佔地300畝,如今現代氣派的教學樓、科學樓、藝術樓、辦公大樓、圖書館、風雨操場、師生宿舍樓等建築錯落有致,總建築面積6.06萬m2,各項設施較為完善。現有中學生2900多人,教職工241人,專任教師中,研究生、本科畢業生佔90%以上,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實力強。學校實行科學管理,民主決策,依法治校,在“忠誠、團結、勤奮、求實”的校訓激勵下,形成“教風嚴、學風濃、考風純、校風正”的良好校園氛圍;強化制度建設,優化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實現德育自主化;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促發展、以特色創聲譽”,倡導“以生為本”教育,實現既讓學生全面夯實基礎、又獲得個性特長的發展。“藝術領先、全面推進”的辦學特色已初步形成。中學短短的幾年辦學,規模便獲得蓬勃發展,在讀中學生從轉制之初的300多人猛增至至今的近3000人;辦學質量穩步提升,幾年來的高考,一年一個新台階,高考上線率、上本科率與高一入學時進入市內相應發展對象的同比,增幅都處普寧市首位,取得讓學生“低進高出”的辦學效益。
作為普寧市教師進修學校,肩負着為普寧市中小學在職教師的職務培訓任務,並與韓山師範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已辦成韓山師範學院的校外最大專科本科函授基地,為普寧市乃至粵東地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繼續做出貢獻。
求真務實謀發展,繼往開來創輝煌。師範轉制幾年來,學校班子團結一致,勵精圖治,勇於開拓,鋭意創新,帶領全體教職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再創輝煌業績而奮鬥,取得明顯的辦學效果,學校已晉升為“揭陽市一級學校”,並被確定為“廣東省全國教育統一考試定點考場”。隨着晉升“廣東省一級學校”目標的創建和2008年秋季辦成高級中學而帶來的發展機遇,將辦出一所“負責任、高品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型學校”,再創輝煌的普寧市實驗中學必將屹立於粵東先進學校之林。
師資力量:
設施先進。學校擁有現代氣派的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科學樓、藝術樓、圖書館、風雨操場,宿舍樓實現太陽能熱水供應。配備多媒體教室三個和語音室、史地室等專用教室六個,藏書11萬冊,鋼琴100架,10兆光纖校園網聯通全校,網絡教學資源豐厚。
師資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246人,其中專任教師具有研究生、本科學歷的達90%以上,高、中級職稱佔專任教師70%以上,教師們理論基礎紮實,教學經驗豐富,學校還擁有一批市內外知名的美術、音樂、體育學科的專任教師。近幾年來,33人次獲得省、市級優秀稱號。
管理得力。我校行政班子成員,有較高的現代化教育理論和管理水平、較強的治校能力,實踐經驗豐富。高考“三年一體化”備考模式已經形成,並初見成效。學校建立教研教改、科研等考核評價制度,逐步形成優秀的教師集體,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強。教育教學管理逐步實現信息技術輔助管理,通過管理軟件,對學生進行跟蹤培養,建立個案培養制度。
科研重視。我校重視教育科研,一大批學術論文發表於國家、省、市刊物。2005年承擔了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研究課題《普通高中新課程各學習領域的價值及其實施途徑研究》,十二個子課題順利結題。2006年承擔國家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創新智能教學與高中新課改的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這些科研的開展,必將大大提高我校的辦學實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使我校走上教育發展的快車道。
教學成果:
高考中藝術類考生,上本專科上線人數每年都佔普寧市一半左右,連續幾年來,美術術科100%上線,音樂術科95%以上上線,在普寧市、揭陽市保持領先地位。2005年音樂類考生本科上線率達79%;賴偉東、林純芬音樂科成績分別列全市第一、第三名;美術類全部上線,上線率名列全市前茅。2006年,術科音樂、美術100%上線。2007年,藝術類繼續在普寧市保持領先地位。2008年,藝術類上線率、上本科率居普寧市第一。
普寧普師高級中學 普寧普師高級中學
各種評比屢創佳績。①在2003年廣東省第一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中,大合唱《山童》、小組唱《轉圈圈》、獨唱《把一切獻給黨》三個節目都獲得藝術展演二等獎,其中《山童》、《轉圈圈》兩個節目都獲得2003年“潮汕星河、獎”集體三等獎。繪畫《鳥兒也面臨生存挑戰》、書法《古文一則》、攝影《豐收的景象》,獲得2003年“潮汕星期獎”藝術作品二等獎。②在2007年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中,合唱《在燦爛的陽光下》獲得藝術展演一等獎,並獲得2007年“潮汕星河獎”集體二等獎;陳曉虹、方誌堅兩位老師被評為“表演類優秀指導老師”;陳蔓同學的獨唱《軍營裏飛來一隻百靈》獲得二等獎,並獲得2007年“潮汕星河獎”個人三等獎;學校獲得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展演“優秀組織獎”。③在2007年廣東省第二屆青少年書法大賽中,李鍾傑同學作品獲得一等獎(全省僅有10人、揭陽市中唯一一人),作品發表於《南方日報》2007年7月27日A10版“文化版”上,揭陽電視台對其先進事蹟進行報導,其本人獲得2007年“潮汕星河獎”個人二等獎;黃真武、何坤鋒兩位同學分獲三等獎。④在揭陽市青年歌手大獎賽中,2007年高一級的羅越同學、2008年高三級的黃志強同學先後獲得“揭陽市十大青年歌手”稱號。⑤在2006年揭陽市中小學藝術展演中,舞蹈《新歌謠伴我成長》獲得二等獎。⑥在2008年廣東省教育廳“關工委”、廣東書畫藝術研究會、廣東青年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輝煌三十年——隆重紀念改革開攞30週年”廣東省中小學生書法、美術、攝影比賽中,我校學生李鍾傑、高綿洲分別獲得高中組二等獎、學生鄭桂海獲得三等獎。
3.普寧職業技術學校
學校簡介: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創辦於1992年,由著名實業家、旅泰僑領張錦程先生捐資倡建。辦學以來,在各級黨政的高度重視和張錦程先生等海內外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普寧職校人知難而上,開拓創新,學校不斷實現跨越發展,先後邁上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校和首批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行列。
校園佔地面積近300畝,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擁有一幢獨立的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實訓中心大樓,各類實訓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學校在編教職工400多名,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00%獲大學以上學歷,副高職稱以上人員81名,"雙師型"教師173人,佔專業教師總數的80.1%,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學歷6人。學校新聘教師基本都是來自華中師大、華中科大、東北師大、西南大學、華南師大、湖南師大、江西師大、江西財大、南昌大學、武漢科大、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的優秀畢業生。黨總支書記江瑜彥,曾被評為"中國職業教育百名傑出校長"和"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並被聘為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專業設置,開設有會計、服裝、電子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製造、中藥製劑、烹飪、幼師等近20個大類專業50多個專業方向。為增強辦學活力,學校千方百計加強橫向聯繫,拓寬辦學門路,逐步形成了"多種辦學形式並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辦學格局。辦學形式有全日制、有業餘教育;有中職中專班,也有高技大專班、技師本科班;有學歷班,也有短期培訓班,還有半工半讀班。由於辦學綜合水平高,從2011年開始,經省教育廳批准,我校還開設了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等"三二分段"大專班。
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校企實行深度合作,突出技能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幾年來,學校成功探索和實踐了 "一體化"、"模塊化"、" 項目化"及"企業課堂"、"場景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學生綜合技能與職業素養不斷提升。連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廣東省中職學校技能大賽等各級各類比賽屢獲佳績。由於綜合素質好,普寧職校畢業生深受各行各業歡迎。連年來,到校招聘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都在100家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達99%以上,不少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
學校還曾榮獲"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羣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等稱號,並多次被評為揭陽市、普寧市文明單位。學校的辦學事蹟還曾入編《中國特色學校》、《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年鑑》等書,《中國教育報》、《中國經濟導報》、廣東電視台等媒體曾多次報道學校的辦學先進事蹟。學校呈現出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正朝着"萬人辦學規模的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的目標迅步邁進。
校史沿革:
1988年,泰國順和成集團公司總裁公司張錦程先生根據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提出在家鄉創辦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的意願,得到了普寧黨政及社會有識之士的支持。
1989年11月,張錦程先生親自向普寧縣政府遞交了捐資一千萬港元興建普寧職業技術學校的捐贈書。
1990年2月10日,舉行普寧職業技術學校奠基典禮。
1992年8月4日,國務院李鵬總理為學校題詞:"希望普寧技術學校為祖國四化培養更多的人才"。
1992年9月1日,學校正式招生辦學;同年重陽節舉行學校落成揭幕典禮。
1992年12月12日,廣東省省委書記謝非同志蒞校視察,併為學校題字。
1993年4月,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張幗英同志蒞校視察。
1993年10月,經普寧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被定為"縣級重點職業高中"。
1995年12月,廣東省高教廳批准普寧職業技術學校增設"普寧市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從此學校形成了"一個學校,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辦學模式。
1995年,學校被評為"揭陽市文明學校"。
1996年,學校被評為"普寧市文明單位"。
1996年3月,學校動工興建學生宿舍樓(資金來源:市政府撥款70萬元,市教育局撥款50萬元,學校自籌60萬元)。
1996年8月,經揭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被定為"揭陽市重點職業高中"。
1996年10月26日,省教育廳職成處有關領導蒞校檢查工作,並就普寧職校申報省級、國家級重點職校問題召開座談會。座談會紀要呈報市委市政府後,市委市政府於1996年10月31日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徵地50畝擴建職校。
1997年1月30日,張錦程先生向普寧市委市政府承諾捐資2232萬元人民幣作為擴建職校資金。
1997年5月,擴建工程動工,1998年10月竣工。
1997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委員、國務院僑辦主任郭東坡來校視察,併為學校題詞。
1998年11月,學校通過省、國家級重點職中的評估。
1999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定為"省級職業高級中學"。
1999年11月,學校通過省級成人中專示範學校的評估。
1999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被定為"省級成人中專示範學校"。
2000年6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2年10月13日,普寧職業技術學校舉行10週年校慶慶典。
2002-2003年度,學校被評為"普寧文明學校"。
2004年3月,學校通過專家組複評,再次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2006年10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
2007年6月15日,學校舉行"第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儀式"。
2008年10月8日,學校舉行創辦16週年校慶暨實訓中心大樓竣工剪綵。
2009年9月,學校北校區(普寧第二職業學校)開始啓用。
2011年9月21日,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基金會成立。
2011年10月,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峻先生承諾從2011年開始,每年為我校捐贈獎教獎學金100萬人民幣;海南省工商聯副主席、海南省總商會副會長張乙坤先生承諾從2011年開始,每年為我校捐贈獎教金20萬人民幣。
2012年10月,由泥溝鄉賢張聲長先生贊助的普寧職校大門改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2012年10月,由普寧市仙宜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的連接南北校區人行天橋竣工交付使用。
2012年12月29日,學校舉行建校20週年慶典。
2013年8月,我校電子商務專業被認定為2013年度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專業。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
2013年8月,林日陽同志接任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烏石村歷史人口文化

烏石村歷史人口

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楊氏一支最先從福建省遷此,後何、洪、莊、王、張等姓居民相繼遷 入。村西山上皆烏黑石頭,故名烏石。烏石村人口約有10000人左右,姓氏有楊、莊、張、王、陳、賴、洪、細等姓,是少有的多姓氏村莊。共分為七個片區:東門、南門、北門、山仔頭、壇仔尾、下晉、洪厝鄉。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楊氏一支最先從福建省遷此,隨後有何、洪、莊、王、張等姓相繼遷入。因村西山上為皆烏黑石頭,故名烏石。清順治年間,政府於此設“司”,該司署後改建為今日之普師附屬小學(烏石小學)。是普寧僑鄉之一。是革命老區,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大隊長王武及李千、楊少豪等,先後在烏石村附近犧牲,於1958年選址泥溝村鵝地山修建三位烈士墓。

烏石村關於佃氏

佃姓,在全國約有人口25萬,在各姓中排第500位以後,佔全國人口的0.02%。佃姓在普寧只有97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167位。佃姓來源,一説源自甸姓。據《中國著者號碼編制法》稱,相傳佃姓為甸氏所改。但這一説法只是一家之言,沒有更多令人信服的資料。民俗學者多傾向於這一姓氏來源於職業,即以職為姓。“佃”的本義為:從人,田聲,而“田”又兼表字義,即耕種土地。後來,這一字又引申為租種田地,佃户即為租種田地的農户。按照這一字的本義和引申義解,這一姓氏得姓的時間當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折的周代時期。
今佃姓主要分佈於浙江諸暨、上虞,江蘇武進,台灣台南、台北,廣東普寧、潮州等地。
廣東佃姓大多分佈於潮汕地區。潮汕佃氏相傳於明朝初年由中原遷福建莆田,再由莆田遷入潮汕。始祖佃登年據傳曾任職明廷,“職掌教化,博學多才”,説明佃氏祖上層知識階層。今潮汕佃姓主要分佈於潮州市區、潮安縣浮洋鎮新豐村佃厝自然村,汕頭市區。普寧市佃姓主要分佈於燎原鎮烏石村。

烏石村關於古碑

《廉明縣主蕭太爺斷審語碑》特授潮州府普寧縣正堂加三級肖審得王欽望、莊明啓、洪君亮、陳?祥、告陳子剛。蔡文亮蔡阿碧、簡有才、邱尼山毀陂絕水一案,緣戎水都塘邊寒婆徑兩汛,地方有溪水三道南源北流,東大西小。匯流歷南蔡上寮二陂直達陳大陂灌溉新寮上下兩鄉低田河深寬水流湍急,又西南有馬嘶巖源水細流自曲溪而?市頭壇口北流至烏石,寨灌溉新埔、烏石兩鄉,高田水小溪高。因市頭壇口從東匯流可入陳大陂,寬深處所水勢趨下盡歸,深流不敷濟灌新埔烏石兩鄉高田是以王欽望等於市壇頭築陂堵水迴流往北以資灌溉,而陳子剛等以其截塞上流,率眾毀卸,致王欽望倥訟到縣,當即請勘馬嘶巖溪高水小,新埔烏石兩鄉盡屬高田,若於市頭壇開通泄水則溪水全歸下流,兩鄉田畝車戽缺乏有礙禾苗。至於陳大陂水源從寒婆徑塘邊而來,溪深水大,低田易於車戽灌溉有餘,即上流截塞亦並無妨礙,實屬陳子剛損人利己,殊屬不合,姑念鄉愚從寬免究,斷令陳欽望等於市頭壇處築陂壅水,以濟灌溉,陳子剛等不許再爭。仍勒石示禁,以垂永久,至劉明珠等承買侯姓糧壇一節無諭,呈有印契,既經勘明田畝高低水勢緩急自應於市頭壇陂壅水以利耕農,又何必計買賣之有無乎,事關水利民田本縣秉公勘斷,毫無偏私,各具遵依,呈繳結案。
《廉明縣主蕭太爺斷審語碑》
《廉明縣主蕭太爺斷審語碑》(2張)
乾隆九年十二月十四日獻 此獻

烏石村關於縣誌

《普寧縣誌》乾隆版,烏石司的記錄。雲落巡檢司廨在縣南戎水都烏石村,原址駐雲落徑,即寒婆徑,順治四年移扎烏石寨外,其後巡檢梅元見署一間於寨內,雍正十二年奉發幣銀一百一十八兩,勘溪東墟戎水適中之地,檄巡檢茅鴻業建署三進計一十六間,因該處無民居環住,仍駐烏石。

烏石村風景名勝

七聖古廟
七聖古廟是烏石村唯一一個規模較大的寺廟。“七聖嬤”是本地人對古廟奉祀主神的尊稱,“七聖嬤”也即是“七仙女”或“七聖母”,是烏石村及遠近村落眾所周知神威極為顯赫的神明,歷來受本村及外鄉子民朝拜奉祀,歷久不衰,香火極為興旺。當然,七聖古廟中奉祀的還有其他神明,如國王神、協天大帝、佛祖、菩薩等,是烏石村眾神之廟宇。七聖古廟中,除了奉祀主神“七聖母”,還有關帝、真君爺、介公、伯公、西方佛祖等諸神佛,其內有石碑多方。

烏石村重大事件

普寧市新聞辦通報稱,8月28日下午6時許,在普寧市燎原街道烏石村洪厝鄉一工地,發生一宗因施救不當致4人死亡的事故。該事故為燎原街道烏石村洪厝鄉一宅基地2名工人在挖孔樁時突然昏倒,地面另外2名工人見狀下孔施救,因施救不當4人先後在孔裏窒息,經搶救無效死亡。死者全部為男性,均來自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九江鄉黃泥田村。 [1] 
七聖古廟 七聖古廟
6月5號傍晚,揭陽市和普寧市兩級公安機關在我市燎原街道烏石村,大壩鎮半徑村各搗毀一個製毒窩點,共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五名,現場繳獲成品、半成品冰毒、製毒原料和製毒工具一批。全市禁毒工作現場會宣佈市委對佔隴、燎原、大壩三個製毒案發鎮街、案發村的處理意見。一是聯繫發案村的鎮街領導、派出所副所長和村治保主任,就地免職;二是由市監察局立案偵查;三是對今後再發生製毒案件的鄉鎮場街道,市委將作出更加嚴厲、嚴肅的處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