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陂鄉

鎖定
西陂鄉在龍巖市區西北部,面積52.69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西山圩,距市區2.5公里。明代屬鐵石鄉在坊裏,包括城區西郊的西山、小洋、陳陂和北郊的後北洋、張白土、黃竹坑、赤坑、大隔頭等村落。清代至民國初為西山社、陳陂社和外江山社部分區域。
中文名
西陂鄉
地理位置
龍巖市區西北部
面    積
52.69 km²
政府駐地
西山圩
民國18年7月至翌年冬,成立陳陂區蘇維埃政府,轄陳陂、蘇溪(曹蓮鄉)、曹溪(今曹圩、下寮、水塘等地)、月山(今曹溪鄉)鄉蘇維埃政府;成立外江山區蘇維埃政府,轄西洋(今小洋、黃竹坑、張白土等)、謝洋(今龍門鎮)鄉蘇維埃政府;成立西山區蘇維埃政府、轄西山、條圍、大洋等村。
民國20年3月至翌年10月,成立西陂區(西山、陳陂二區合併)蘇維埃政府,轄13鄉蘇維埃政府。
民國22年,為新羅區的外江鄉和西陳區的石墩鄉,次年屬第一區。民國26年3月,設外江、石墩、條陳鄉聯保;民國28年,縮為西陳、石江鄉聯保。民國30年12月為石墩實驗(示範)鄉,轄松墩、排頭、中洋、上洋、石橋、條圍、坪嶺、平陂、落洋、新墩保。民國33年後,為西墩鄉的振新、黃竹坑、中洋、尚洋、石橋、西湖、松墩、平陂、平洋、復興保。
1949年11月,屬西陳區的西山、條圍、大洋、西洋、雙平村。1956年屬附城區,設大湖、西洋、西陂鄉,翌年改設西陂鄉。
1958年成立西陂公社,次年併入城關公社,設西陂管理區。
1960年1月,併入城郊公社,社址在西山,其黃竹坑生產大隊等併入城關公社。次年6月,從城郊公社出,恢復西陂公社,轄陳陂、條圍、西山、排頭、大洋、石橋、小洋、赤坑、硿口、南石、圓田塘、張白土、黃竹坑13生產大隊、93生產小隊。1984年7月改設西陂鄉。1987年轄14村、115村民小組。
轄區北部和西部高山橫亙,屬丘陵地半山區,市區近郊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60米。多年年平均氣温攝氏19.7度,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670毫米。
礦藏有鉛、石灰岩、煤及鎢、錳、鐵等。1987年,總人口2495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311人。是主要僑鄉。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甘蔗、蔬菜等。耕地9669畝,林業用地4萬多畝。農業總產值436萬元(按1980年價),其中種植業234萬元、畜牧業177萬元。獨立核算工業企業8個,產值150萬元。村委會及以下辦工業企業79個,從業551人,產值354.32萬元。鄉鎮企業572個,從業2512人,總收入1647.31萬元(按現價)。其中鄉辦企業13個,從業908人,收入788.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