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郊村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興田街道下轄村)

鎖定
西郊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興田街道西部,距離街道辦事處約1.5千米。因地處興城西邊,而取名西郊。始建於南宋,因王氏、饒氏、陳氏等族人遷居此地而形成。該村處於興寧縣城寧江河畔,寧江河在村東面自北向南流入梅江,村中還有西溝、曾坑河流入寧江。該村是從西面進入興城的唯一通道。國道G205線、省道S226線、縣道X107線經過該村。 [2] 
中文名
西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興田街道
地理位置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興田街道西部

西郊村村情概況

興寧市興田街道西郊村位於城郊西部。村轄37個村民小組,在冊户數1546户,人口4777人;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0畝。村年平均氣温為21.4℃,年降雨量約為1227.3毫米,氣候特徵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糧食、菜蔬。 [1] 

西郊村姓氏由來

該村主要姓氏有王、饒、陳、鄧、刁、鄒、蔡、林、羅等。王姓,相傳其先祖於南宋時期從福建泰寧縣遷移至廣東興城東,明景泰元年(1450年)又從興城東遷移至該地落業。饒姓,其先祖於南宋末年從江西遷移至廣東惠州,後又遷至潮汕,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又從潮汕遷移至該地。

西郊村人口民族

據統計,2015年末,全村有户籍人口5465人。村民均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興寧話。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人、澳門同胞2人、台灣同胞6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有20人,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挪威。 [2] 

西郊村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前,該村村民經濟生產主要種植水稻,兼種各種薯類和豆類,副業有養殖豬、牛、雞、鴨和“四大家魚”。改革開放後,隨着城鎮化的發展,耕地減少,大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部分村民仍在家務農,種植蔬菜或發展養殖業。

西郊村地方美食

特色傳統食品主要是客家傳統食品,春節有甜粄、黃粄、蘿蔔粄、煎堆等,清明節有田艾粄、葉粄,端午節有竹葉糯米粽,中秋節有月餅、切餅、沙田柚等。紅白喜事吃客家傳統“十二大碗”菜,婦女生小孩坐月子吃娘酒雞。特色菜餚主要有釀豆腐、鹽焗雞、揮丸、魚丸、紅燒肉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