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路評劇

鎖定
西路評劇由西路蓮花落十不閒演變而來,形成於1900年前後,被稱為西路蹦蹦,始盛行於玉田、豐潤(西部)、三河寶坻香河平谷薊縣一帶,並流動演出於京、津以及京西、京南、東北遼瀋一帶。
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西路評劇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1958年,在中國評劇院挖掘傳統“西路蹦蹦”時,正式定名為西路評劇。
西路評劇帶有濃郁的京東特色,唱腔曲調奔放明朗並富有喜劇性,與唐山一帶的東路評劇有着鮮明的區別。 [1] 
自20世紀30年代東路評劇進入北京後,西路評劇就日漸式微,後來無專業表演團體,只流傳有大悲調、小悲調、蛤蟆調等十幾種唱腔,且傳承人已經屈指可數。 [2] 
中文名
西路評劇
形成時間
1900年前後
發源地
寶坻、香河、三河等地
創始人
王殿佐
創始人
侯德山
挑簾紅等
定名時間
1958年
代表人物
張淑桂
代表劇目
《花亭會》、《頂鍋》等

西路評劇歷史淵源

西路評劇的歷史初步可劃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蓮花落;第二階段彩旦蓮花落;第三階段北京蹦蹦(當時觀眾特別喜歡);第四階段蹦蹦戲的衰敗與消亡;第五階段西路評劇。 [3] 
蓮花落又稱“蓮花鬧”。據宋代《五燈會元》記載:“俞道婆嘗隨眾參琅玡,一日聞丐唱蓮花樂,大悟。”“落”與“樂”音相近,民間常予通用。由此可見,蓮花落這一藝術形式已有悠久的歷史。
清代流行在北京周圍、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寶坻、薊縣一帶的蓮花落為“西路蓮花落”(亦稱“單板書”或“竹板書”)。它的活動形式,原以沿街乞唱為主。到光緒末年,因與“北京蹦蹦”相結合,吸收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定縣秧歌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舞蹈等藝術營養,藉助戲曲的分場形式,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一個地方小戲,並開始了一些班社活動。起初因行當不全,形式不夠完整,又因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曾稱其為“北京蹦蹦戲”與“兩下鍋班”,“東路評劇”興起後,始稱其為“西路評劇”。 [4]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金葉子、王殿佐等人拜北京蓮花落藝人趙新桓為師。趙新桓(因其演出時在頭上戴一抓髻,人稱“抓髻趙”)是領取清朝錢糧的漢軍旗人,唱蓮花落是“玩票”,不為掙錢,就是喜歡,在京城演藝圈裏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與當時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楊小樓,一同進宮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過。有了趙新桓的支持,從北運河畔走進京城的農民藝人,開始在東安市場的小吉祥戲園演出。他們演出的《小姑賢》、《楊二舍化緣》、《頂鍋》、《打狗勸夫》等劇目,帶有濃郁的北運河鄉土氣息,內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動活潑,很受市民大眾的歡迎。 [5] 
1899年,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鬚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 [6] 
1911年,挑簾紅、郭啓榮、趙滿堂一行十多人,應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這種北方的鄉土藝術傳播到了南方。 [5] 
1912年至1917年,唐山的東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掛牌演出,打開津門禁地後,當地藝人為競技爭芬把西路蹦蹦改稱平調梆子,以嶄新的藝術風貌和地方特色活躍在津、京之間的農村陣地。 [7] 
西路評劇的藝人,大多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思想上保守,藝術上缺少變革精神,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劇目,漸漸由盛而衰。
20世紀30年代,“東路評劇”的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蓮等名家,相繼進入北京,西路評劇抵擋不住這股潮流,漸漸在北京城裏銷聲匿跡。有的西路評劇演員加入了東路評劇的班社。唐山蹦蹦戲則在不斷變革中,成為評劇的主流。西路評劇沒人再組專業班社。
解放後,中國評劇院曾請回西路評劇的部分老藝人,挖掘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評劇的唱腔,只偶爾在個別劇目的唱段中出現 [5] 

西路評劇藝術特色

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
西路評劇的唱腔火爆、熱烈、激昂、婉轉、瀟灑、痛快。演員的演唱,調門高亢、激昂、奔放、跳躍、舒展、傳情,在板頭、氣口、潤腔及嘴皮子功夫上頗見功力。 [3] 
西路評劇的樂隊伴奏只有大弦、橫笛、鼓,鑔、鈸、手鑼、梆子。其音樂特點,激昂高亢,跳躍性大,鄉土氣息濃厚,約有十五種板式:如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 [7] 
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西路評劇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 [6] 

西路評劇班社演員

追溯西路評劇的歷史,不得不提到三位農民藝人,他們為西路評劇的形成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清朝末年,京東冀州蓮花落藝人“人人樂”,蓮花落名小生、寶坻人金葉子和藝人“拼命王”(王殿佐),他們三個一醜、一生、一旦,組成了蓮花落班社,由郊區進入了北京城,到北京後,他們的腔調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創新,在吸收了河北哈哈腔、河北梆子和民間小調的基礎上,按照字正腔圓、上挑下落、分平仄聲等方法創出了西路評劇新腔調;再加上表演上的粗獷誇張,在熱鬧的東安市場一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當時的西路評劇在藝術上以金葉子為首,掛頭牌。 [1] 
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因為唱戲不惜力,人稱“拼命王”。他在香河帶出一批蹦蹦演員,如小禿(小包頭)、小六頭(小生)、韓温(彩旦)、小老頭(小生)、韓祥(小花臉、彩旦),三盞燈(旦,通縣人)、李連坤(旦,通縣人)、李文正(花臉,三河人、二領(花臉,平谷人),範維時(青衣,京東牙牙山人)、範三(小生,牙牙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魯(小包頭)、劉廷忠(小包頭,寶坻人)、夏三(大弦,順義)等。 [7] 
民國初年盛行時期,較有影響的班社有鐵佛堂“王殿佐班”、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縣“周墨清班”,較有聲望的演員有會瑞德(藝名小白薯)、劉子琢、武金紅、段志貴(藝名蓋京東)、段貴芳(後給愛蓮君配戲)、穆金鳳、元志古(姓陳)等。一般班社八、九個人,有“七忙八不忙”之説。最大的班十多個人,在農村街巷或趕廟會打地攤演出。較好的業餘子弟會有香河的東口頭、延福屯、高莊,武清縣的桑園、大務、小五古莊等,這些子弟會多是高良田傳授。 [7] 
香河縣商汪甸戲班、東馬家窩戲班、譚家務戲班,均為王殿佐傳授。 [7] 

西路評劇代表人物

1958年,中國評劇院挖掘恢復西路評劇後,張淑桂劉淑萍等藝術家成為西路評劇的代表人物。
張淑桂是全面、系統、長期運用、並有所建樹的西路評劇傳承人,她汲取各流派之長,巧妙地將傳統評劇與西路評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風格。 [3] 

西路評劇代表劇目

西路評劇劇目多是生活小戲,如《賣水》、《雙招親》、《秦家花園》、《花亭會》、《小王打鳥》、《楊二舍化緣》、《劉公案》等。
代表劇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鳥》、《孫繼皋賣水》、《馮奎賣妻》等。 [7] 

西路評劇保護措施

西路評劇是評劇劇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且已經極度瀕危,理應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根據規定,申報傳承人只能按行政單位來申報,而因為歷史原因,張淑桂工作單位由國家級中國評劇院調到海淀區,且由於張淑桂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路評劇的僅存的唯一傳承人,然而張淑桂的人事關係在區裏,就不能往上申報了,由於這一體制問題,所以西路評劇還不能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12月,西路評劇被收錄到北京市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13年1月20日,以張淑桂為發起人的西路評劇研究會在京成立。西路評劇研究會將團結社會各界人士,研究和弘揚西路評劇文化,儘早將其申請為市級非遺項目;發現和培養西路評劇人才,為豐富繁榮中國評劇藝術做出貢獻。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