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解放歌

鎖定
西藏通中國,自唐始。千百年來情勢扦格,以迄於今。幸值我邦新造,中原解放,遂及邊圉。於是去歲有昌都之役,茲者遣使來京,互訂盟約。使者既至,協議告成。班禪已先蒞首都,備受禮遇,觀光南國,所至人民爭先瞻仰,親如家人,遄返西域與達賴釋嫌修好。時達賴出亡於外,聞風興感,亦由亞東歸於拉薩。從此上下一心,實行自治,修明庶政,鞏固邊防,完成民族大團結之偉業,賦此誌喜。
中文名
西藏解放歌
作    者
張元濟
背    景
中國人民解放軍向西藏進軍
榮    譽
被毛主席稱讚為“具見熱忱慷慨”

西藏解放歌歌曲全文

巍巍乎我國,西南境之南緣,有世界莫大之山,瓊絕數千萬丈,障隔中外之喜瑪拉耶。其他三面復有無數冰山雪嶺,環列而周遮。天胡故設此境,使我藏胞不得窺見中土之繁華。更有異國來至數萬裏之外,乘間抵隙,思潛肆其爪牙。斯為我兄弟諸族之一,睹其不幸,忍不為之安內而攘外,相扶相助,使來集於我邦家。爰整其旅,伐鼓鳴笳,若淮陰之出井徑,諸葛之扼褒斜。鑿羊腸以通道,憑鳶飛以當車。謀外侮之共御,信和會之孔嘉。招延信使,越險陡遐。輏軒戾止,盤敦交加。載申盟誓,毋相疵瑕。許從宜而後俗,撫黎庶與僧伽。睦鄰交於身毒,崇法教於釋迦。使事畢而歡悦,捧盟書以回槎。寄語藏胞,毋憾於天。英豪首出,能為今日煉石補闕之女媧。人定勝天,以先知覺後知;兢兢業業,終能博進步於無涯。謂於不信,試於十年二十年後,攀登萬古積雪不化之峯巔,俯瞰前後兩部滿地燦爛自由之花。

西藏解放歌作者簡介

1949年9月,毛澤東和張元濟(前左二)等人 1949年9月,毛澤東和張元濟(前左二)等人
張元濟(1867—1959)號菊生,清末進士,國學大師,浙江海鹽縣人。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自清末起長期致力於我國文化出版事業,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主持出版各種教科書,中外文工具書,是我國現代出版事業的開拓者之一。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一次全體會議,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此後繼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又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等職。

西藏解放歌創作背景

1950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向西藏進軍,並於10月間舉行了昌都戰役。張元濟熱情擁護人民解放戰爭這一壯舉,於當年12月30日、1951年4月15日、5月26日,三次給毛主席寫信。
在連續3次接到張元濟的信後,日理萬機的毛主席於7月30日給張先生回信。
8月29日,張元濟先生第四次寫信給毛主席。並就解放西藏建設西藏提出4項建議,在提出這4項建議之後,張元濟又寫成《西藏解放歌》表達自己的喜悦心情。《西藏解放歌》被毛主席稱讚為“具見熱忱慷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