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嵩草

鎖定
西藏嵩草(Carex tibetikobresia S. R. Zhang)是莎草科薹草屬植物,根狀莖短。稈密叢生,纖細,高可達50釐米,稍堅挺,鈍三稜形,葉短於稈,絲狀,柔軟,穗狀花序橢圓形或長圓形,支小穗多數,密生,頂生的雄性,側生的雄雌順序,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出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膜質,淡褐色,小堅果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扁三稜形,成熟時暗灰色,有光澤,5-8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甘肅、青海、四川西部、西藏東部;生長在海拔3000-4600米的河灘地、濕潤草地、高山灌叢草甸。
西藏嵩草無臭、無味,莖葉柔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青藏高原上是夏、秋季的主要放牧飼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西藏嵩草
拉丁學名
Carex tibetikobresia S. R. Zhang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莎草科
薹草屬
西藏嵩草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3

西藏嵩草形態特徵

西藏嵩草
西藏嵩草(6張)
多年生草本, [2]  根狀莖短。稈密叢生,纖細,高20-50釐米,粗1-1.5毫米,稍堅挺,鈍三稜形,基部具褐色至褐棕色的宿存葉鞘。葉短於稈,絲狀,柔軟,寬不及1毫米,腹面具溝。 [6] 
穗狀花序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3-2釐米,粗3-5毫米;支小穗多數,密生,頂生的雄性,側生的雄雌順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3-4朵雄花。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4.5毫米,頂端圓形或鈍,無短尖,膜質,背部淡褐色、褐色至慄褐色,兩側及上部均為白色透明的薄膜質,具1條中脈。先出葉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3.5毫米,膜質,淡褐色,在腹面邊緣分離幾至基部,背面無脊無脈,頂端截形或微凹。小堅果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扁三稜形,長2.3-3毫米,成熟時暗灰色,有光澤,基部幾無柄,頂端驟縮成短喙;花柱基部微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5-8月。 [3] 

西藏嵩草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000-4600米的河灘地、濕潤草地、高山灌叢草甸。 [2]  西藏嵩草在海拔3300-4600米的高寒地區,年氣温0℃左右,生長良好。在海拔3200-4000米的高山沼澤化草甸地區,成片生長。一般生長地區的氣候寒冷、潮濕、積水,日照短。在海拔2900-4800米的祁連山崑崙山、唐古拉山的陰坡上,常作為亞優勢種,與優勢種高山嵩草組成陰坡高山嵩草草地,草羣高度6-10釐米,蓋度85%-90%,其中莎草科植物佔57.1%。西藏嵩草經常與高山嵩草線葉嵩草苔草屬組成地下根莖密叢型莎草層片。植物的種類組成多為濕中生、中生和濕生植物。優勢種西藏嵩草為青藏高原特有成分,是典型的濕中生短根莖地下芽植物。 [4] 

西藏嵩草分佈範圍

西藏嵩草 西藏嵩草
分佈於中國甘肅、青海、四川西部、西藏東部。 [2] 

西藏嵩草生長習性

西藏嵩草5月上、中旬返青,6月中下旬孕穗,7月上、中旬抽穗開花,8月中旬種子成熟,生育期90-120天。根系發達,生活力強。在山麓洪積扇積水地帶,泉水、河水溢出積水地帶,溝頭積水窪地,常出現以西藏嵩草為主的沼澤化草甸,外貌整齊,蓋度為90-95%,草羣平均高度15-25釐米。 [4] 

西藏嵩草主要價值

西藏嵩草沼澤化草甸植物營養豐富,草質柔軟,適口性良好,耐牧性強,是較為理想的放牧場。 [4] 
沼澤化草甸因草地潮濕,地表佈滿積水坑,寄生蟲和病原菌較多,長期放牧家畜易患腐蹄病。若積水消失,則西藏嵩草就逐漸退化。成片生長的草地產草量較低,一般產鮮草2250千克/公頃,其中可食鮮草202千克/公頃。耐牧、耐踐踏、耐啃食、耐寒、耐風雪,返青較早。常為犛牛、犏牛採食的夏秋放牧草地。該類型草地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夏秋季牧草營養豐富,適口性良好。但到枯黃期以後,粗纖維劇增,莖稈變得粗硬,適口性下降,甚至不被採食,僅適宜作犛牛的夏秋季草場,不宜放牧綿羊和馬。西藏嵩草在青綠期為優良牧草,營養成分較高,蛋白質含量16%,粗脂肪3.4%,無氮浸出物約50%,粗纖維30%。 [4] 
西藏嵩草是青海主要的夏秋放牧草場。植株矮小,莖葉茂盛,無臭、無味,莖葉柔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青藏高原上是夏、秋季的主要放牧飼草。營養枝多,8月中旬以前莖葉柔軟,適口性好,馬、牛、羊最喜食,特別是馬、牛最為喜食。8月中旬以後,草質變硬,纖維素相應增加,適口性降低。8月中旬以後馬、綿羊、山羊樂食,犛牛、犏牛喜食;進入10月中旬後,馬、牛、羊又表現喜食。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