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鎖定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Xihua University)是西華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1]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文學科源於成都師範專科學校,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2003年,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西華大學,同年成立人文學院;2019年,西華大學鳳凰學院併入,成立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1] 
截至2022年6月,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開設5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100餘人,有教職工8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 [1] 
中文名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Xihua University
簡    稱
西華大學文新學院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西華大學
現任領導
王莉(黨委書記)
潘殊閒(院長)
本科專業
5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西郊西華大學第六教學樓A區1樓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辦學歷史

  • 早期發展
1971年,温江師範學校(温江地區五七師範學校)中文科建立。 [3]  [22] 
1978年,開始招收漢語言文學專科。 [3] 
1982年,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2] 
1985年,升格為成都師範專科學校,開始招收碩士。 [22] 
  • 人文學院
2003年,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西華大學,同年成立人文學院,並開始招收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1]  [3] 
2010年,西華大學開始招收漢語言文學(新聞傳播方向)本科。 [4] 
2013年,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並開始招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研究碩士研究生。 [2-3] 
2014年,西華大學在歷史文化系的基礎上成立文化產業管理系,並於當年秋季開始招收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生。 [5] 
2015年,開設網絡與新媒體和廣播電視新聞學兩個本科專業。 [21] 
2018年,獲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分為5個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院網絡與新媒體本科專業成為教育部首批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範基地。 [3-4]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2019年,西華大學鳳凰學院併入,成立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同年,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納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數字媒體藝術本科專業開始招生;學院成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新聞傳播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1-2]  [21] 
2020年,開始實施“中國語言文學”大類招生,並開始承辦四川省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 [2]  [23] 
2021年5月,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  同年11月,學院獲批“新聞與傳播”、“學科教學(語文)”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21-22] 
2022年3月,學院與印尼三一一大學文化科學學院合作共建的中文與中國文化系揭牌;同年6月,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3-24] 
2023年3月,學院主辦的《地方文化研究輯刊》《蜀學》《揚子學刊》《李冰研究學刊》4個刊物均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入庫集刊;同年10月,學院成立12個首批院級科研中心。 [9]  [28]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辦學條件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6月,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開設5個本科專業;與印度尼西亞三一一大學文化與科學學院共建中文與中國文化專業,與泰國易三倉大學文學院共建商務中文專業。 [1] 
教學系:中文系、傳媒系、文化產業系 [1] 
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媒體藝術、文化產業管理 [1]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 [1]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新聞與傳播 [1]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學科教學(語文) [1]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教職工8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5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四川省優秀教師1人。 [1] 
四川省教學名師:謝應光 [8] 
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潘殊閒 [6] 
四川省優秀教師:武小軍 [7] 
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中國語言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武小軍 [7] 
重慶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謝應光 [8] 
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批次人才:謝應光 [8] 
(備註:名單列舉不全。)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四川省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有第一批四川省高校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西華大學蜀學院”。 [1]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1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授牌的數字媒體生態資源協同創新育人平台,1個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1個四川省易班建設與發展中心實踐平台,1個與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合作平台;有1個實驗中心,涵蓋漢語言實驗室、微格教學實驗室、文秘綜合實訓室、案例分析實驗室、談判實訓室、中華才藝實訓室、數字三維圖形制作室、數字影像製作室、快速攝影技術實驗室、數字音頻製作室、數字影視後期製作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實訓室及工作室;與中央電視台、鳳凰衞視、鳳凰網、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廣播電視台、新浪網、騰訊網、成都市部分區縣、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等新聞媒體、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實踐實習基地40多個。 [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 [1] 
四川省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網絡與新媒體 [1] 
四川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 [1] 
四川省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寫作 [1] 
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近代史、語言學基礎 [1] 
數字媒體生態資源協同創新育人平台: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範基地 [1] 
  • 學生成績
2019年,學院學生在四川省師範生教學能力大賽中獲得高中語文組二等獎、小學語文組三等獎。 [17]  2020年,學院學生入圍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大賽四川賽區初賽。 [18]  2021年11月,學院學生在第六屆四川省師範生教學能力大賽中獲得小組第七名。 [19]  2021年12月,學院“沁遊”團隊獲“建行杯”第七屆四川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產業賽道)銅獎,學院學生獲第六屆四川省大學生主持人大賽(非專業組)第一名。 [25-26]  2022年1月,學院學生在第七屆四川省高校創作人才選拔大賽中獲得散文組一等獎1個、小説組三等獎1個、詩歌組三等獎2個。 [27]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術研究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2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共建“蜀學研究中心”、與宗教出版社共建“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與宜賓市共建“川南文化旅遊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多個。 [1] 
性質
名稱
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
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 [1] 
院級科研中心
城市文化新形態研究中心
中國古代文獻文化史研究中心
巴蜀文化與南方絲綢之路研究中心
都江堰灌區名人研究中心
新詩刊物研究中心
現代小説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
創意寫作實踐與評價研究中心
數字文化產業與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智能媒體與影像研究中心
數智傳播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
西南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9]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教師近五年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公開發表各級各類學術論文500餘篇,承擔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7項、教育部及四川省社科聯項目50餘項,市廳級科研項目60餘項,橫向合作項目110餘項,各類科研總經費600餘萬元;學院教師獲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教育廳、成都市人民政府等不同級別的科研成果獎30餘項。 [1] 
  • 科研項目(部分)
國家級項目(截至2021年5月)
名稱
類別
時間
負責人
人口跨域流動中的語言問題及對社會語言生活的影響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09
武小軍
宋代自然災害與文學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09
李朝軍
戰國至隋出土文獻引經輯證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1
呂蒙
彝族民間調解制度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11
張邦鋪
《周易》與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特色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13
潘殊閒
《星星》詩刊與中國當代新詩的發展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4
王學東
明代杜詩學史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15
王燕飛
南方絲綢之路國內文獻整理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5
範佳
英語世界裏的《格薩爾》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16
吳結評
1978年以來的中國文學評獎制度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6
範國英
數字創意產品多業態聯動開發機理及模式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8
陳睿
網絡新聞“噪音”污染與治理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19
何一傑
元本《事林廣記》匯校、考證與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9
王珂
漢唐周邊經營策略及經驗教訓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19
王小甫
反貧困視域下西南藏彝多民族人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發展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20
武小軍
古代散曲災害書寫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2020
李朝軍 [10]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截至2021年5月)
項目主持
題目
項目級別
張帆
蘇軾教育思想及人格養成研究
教育部
官性根
宋代川陝四路行政協作機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曾加榮
蜀學的發展與特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官性根
宋代四川民族關係治理研究
教育部春暉計劃
範國英
中日“環境意識”比較研究——以兩國的文學創作活動為題材
教育部春暉計劃
王學東
社會治理中的青年“就業焦慮”問題研究——以新時期民間詩刊為題材
教育部春暉計劃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德陽
教育部(國家語委)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什邡
教育部(國家語委)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綿竹
教育部(國家語委)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翠屏
教育部(國家語委)
喻芳
中日“生命意識”比較研究——從巴蜀才女在中日文學中的形象塑造切入
教育部春暉計劃
方磊
東亞周邊地區古代文化中的中國因素——以漢賦經典傳播為例
教育部春暉計劃
曾曉娟
都江堰灌區文學彙編與研究
教育部春暉計劃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中江
教育部(國家語委)
饒冬梅
四川漢語方言調查·郫縣
教育部(國家語委)
王萬洪
寫作學理論視野下的《文心雕龍》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教育部春暉計劃 [11] 
  • 學術專著(部分)
學術專著(截至2021年5月)
作者
著作名稱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陳鑑昌
郭沫若歷史劇研究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9.03
潘殊閒
葉夢得與蘇軾
巴蜀書社
2009.03
範國英
茅盾文學獎的文學制度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03
王學東
“第三代詩”論稿
巴蜀書社
2010.11
謝應光
夢中道路——何其芳的藝術世界
巴蜀書社
2010.06
範國英
新時期以來文學制度研究:以茅盾文學獎為中心的考察
巴蜀書社
2010.09
潘殊閒
唐宋文學論稿
巴蜀書社
2010.07
王國巍
敦煌及海外文獻中的李白研究
巴蜀書社
2010.07
鄭家治
古典詩學論叢
巴蜀書社
2010.06
鄭家治
四川孝道文化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10.01
曾加榮
文史蠡測
巴蜀書社
2010.09
官性根
宋代成都府政研究
巴蜀書社
2010.06
陳鑑昌
郭沫若詩歌研究
巴蜀書社
2010.06
紀國泰
《揚子法言》今讀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10.03
紀國泰
管蠡齋文叢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10.09
張帆
宋代四川壽祝文學縱橫觀
巴蜀書社
2011.11
鄭家治
李調元戲曲理論研究
巴蜀書社
2011.10
紀國泰
“西道孔子”—揚雄
巴蜀書社
2012.09
曾加榮
從巴蜀走出的文化巨人郭沫若
巴蜀書社
2012.11
鄭家治、李詠梅
李調元詩學研究(上、下)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2.09
吳會蓉
都江堰文獻集成.歷史文獻卷(近代卷)
巴蜀書社
2013.05
潘殊閒
叩音畢彈集——祝尚書教授古稀紀念
巴蜀書社
2013.09
陳彧
中國城市品牌突圍——兼論以人為本的城市品牌觀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4.09
紀國泰
林泉稿餘輯校
巴蜀書社
2014.06
潘殊閒
宋代文學批評的象喻特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04
王萬洪
楊慎《書品》校注評譯
四川師範大學電子出版社
2014.07
王萬洪
巴蜀書法理論選粹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4.05
王萬洪
儒家文藝思想視野下的文史研究新探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4.06
王萬洪
文學經典研究——傳統與創新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4.05
王學東
文革“地下詩歌”研究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4.09
王燕飛
李益
甘肅教育出版社
2014.12
張帆
蘇軾教育思想研究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5.09
王萬洪
《墨池瑣錄》校注評譯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5.05
王萬洪
四川民間兒童歌謠集成(上下)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5.05
武小軍
蜀西龍門山圌域稗謠歌注評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11
武小軍
流動人口語言變化的社會語言學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15.11
山述蘭
母語危機與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培養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5.08
陳睿
互聯網創意產品運營模式—“互聯網+文化創意”的微觀機制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7.01
李釗
穿越歷史的迷思——考古發現與古巴蜀文明探索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7.05
饒冬梅
四川德陽方言語音演化與接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03
王萬洪
《文心雕龍》思想淵源論——先秦諸子篇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7.10
王萬洪
巴蜀英才對《文心雕龍》成書的影響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7.08
王萬洪
儒家文藝思想對《文心雕龍》成書的影響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7.08
王國巍
孫子兵法與謀略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4 [12]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術資源

  • 文獻資料
截至2022年6月,學院有1個專業圖書資料室,藏有各類圖書資料5萬餘冊。 [1] 
  • 學術刊物
截至2022年6月,學院出版有《地方文化研究輯刊》《蜀學》《李冰研究學刊》《揚子學刊》等多種學術研究集刊。 [1] 
集刊封面 集刊封面
《地方文化研究輯刊》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創辦的學術刊物,創刊於2008年,現由巴蜀書社出版。2023年3月,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入庫集刊。
《蜀學》是西華大學蜀學院,西華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的蜀學研究中心出版的刊物,自2006年創刊,現由巴蜀書社出版。2023年3月,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入庫集刊。
《揚子學刊》是四川省揚雄研究會會刊,由四川省揚雄研究會與中共郫都區委宣傳部主辦。由巴蜀書社出版。2023年3月,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入庫集刊。
《李冰研究學刊》 《李冰研究學刊》
《李冰研究學刊》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李冰研究中心和四川省李冰研究會主辦,中共都江堰市委宣傳部、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和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承辦的刊物。2023年3月,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入庫集刊。 [28]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化傳統

  • 學生活動
2022年4月,學院組織開展“西華大學第十七屆女生節”系列活動。 [14]  2022年11月,由學院、演講與辯論協會共同舉辦的 “追夢新時代·爭做新青年”演講比賽舉行。 [16]  2023年3月,由學院承辦的西華大學第七屆西華詩詞大會決賽落幕。 [15] 
活動留影

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莉
院長
潘殊閒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紀委書記
徐攀
副院長
王學東、範佳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