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疆短星菊

鎖定
西疆短星菊(學名:Brachyactis roylei)為菊科短星菊屬的植物。產於西藏西部(普蘭縣)、新疆北部(和碩、克利蘇、沙灣)。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佈。
中文名
西疆短星菊
拉丁學名
Brachyactis roylei (DC.) Wendelbo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紫菀族
短星菊屬
西疆短星菊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新疆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前蘇聯

西疆短星菊形態特徵

西疆短星菊植株

一年生草本,高3-35釐米。 [2] 

西疆短星菊

莖直立或斜升,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或上部有總狀圓錐狀短分枝,基部徑1.5-3毫米,全株被密具柄腺毛和多數長節毛。 [2] 

西疆短星菊

葉較密集,基部葉在花期凋落或枯萎,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0.5-4釐米,寬0.3-1.5 (2) 釐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楔狀漸狹成長葉柄,邊緣有疏粗鋸齒,上部葉漸小,具疏齒或近全緣,兩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短毛。 [2] 

西疆短星菊

短星菊 短星菊
頭狀花序多數,徑1-1.2釐米,在莖或枝端排列成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花序梗長3-5毫米,無或有1狹小苞葉;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3層,草質,線狀披針形,短於花盤的三分之一或幾與花盤等長,頂端尖或流蘇狀,紫紅色,邊緣薄膜質,背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長節毛,外層略短於內層或幾等長,長5-7毫米,寬0.6-1毫米;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無色,連同花柱長4-4.5毫米,管部長2.5-3.5毫米,頂端斜切,或有時具極小的舌片,上部被疏微毛,花柱分枝絲狀;兩性花花冠管狀,無色,長4-4.5毫米,檐部狹漏斗狀,具短裂片,管部上端和裂片頂端被微毛,花柱分披針形,花全部結實。 [2] 

西疆短星菊

瘦果長圓狀倒披針形,扁壓,長2-2.2毫米,被貼生短微毛;冠毛白色,2層,外層剛毛狀,極短,內層糙毛狀,約與兩性花花冠等長。 [2] 

西疆短星菊花果期

花果期7-9月。 [2] 

西疆短星菊生長環境

屬於亞熱帶植物,喜歡乾燥氣候,多生長於沙土區域。

西疆短星菊分佈範圍

產於西藏西部(普蘭縣)、新疆北部(和碩、克利蘇、沙灣)。 [2] 
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佈。 [2] 

西疆短星菊本種提示

此種外形極似黑山寒蓬(Psychrogetonnigromontanus(Boiss.EtBuhse)Gri·ers.),但小花全部結實;雌花頂端明顯斜切或有極短的小舌片;瘦果扁壓,邊緣各有1明顯的脈。後者的兩性花不結實,不育子房線形,冠毛1層,全然不同。 [2] 
西疆短星菊(學名:Brachyactis roylei)為菊科短星菊屬的植物。散佈於巴基斯坦、俄羅斯、印度、阿富汗和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生擅長海拔1,200米至3,900米的地區,目前還沒有由人工引種栽培。
西疆短星菊西疆短星菊(學名:Brachyactis roylei)為菊科短星菊屬的植物。散佈於巴基斯坦、俄羅斯、印度、阿富汗和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生擅長海拔1,200米至3,900米的地區,目前還沒有由人工引種栽培。

西疆短星菊西疆短星菊

如何取得
中文名西疆短星菊
界植物界
綱雙子葉植物綱
屬短星菊屬
拉丁學名Brachyactis roylei (DC.) Wendelbo
門被子植物門
科菊科
大事記
種中文名:西疆短星菊
種拉丁名:Brachyactis roylei (DC.) Wendelbo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命名來源:[Nutt.Mag,Bot. 11: 62. 1953]
中國植物誌:74:287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基本內容
屬中文名:短星菊屬
屬拉丁名:Brachyactis
屬名
國內散佈:產於西藏西部(普蘭縣)、新疆北部(和碩、克利蘇、沙灣)。
國外散佈: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散佈。
散佈
形態特點:1年生草本,高3—35釐米。莖直立或斜升,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或上部有總狀圓錐狀短分枝,基部徑1.5—3毫米,全株被密具柄腺毛和多數長節毛。葉較密集,基部葉在花期凋落或枯萎,倒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0.5—4釐米,寬0.3—1.5(2)釐米,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楔狀漸狹成長葉柄,邊沿有疏粗鋸齒,上部葉漸小,具疏齒或近全緣,兩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短毛。頭狀花序多數,徑l11.2釐米,在莖或枝端排列成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花序梗長3—5毫米,無或有1狹窄苞葉;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3層,草質,線狀披針形,短於花盤的3分之1或幾與花盤等長,頂端尖或流蘇狀,紫紅色,邊沿薄膜質,背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長節毛,外層略短於內層或幾等長,長5—7毫米,寬0.6—1毫米;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無色,連同花柱長4—4.5毫米,管部長2.5—3.5毫米,頂端斜切,或有時具極小的舌片,上部被疏微毛,花柱分枝絲狀;兩性花花冠管狀,無色,長4-⑷.5毫米,檐部狹漏斗狀,具短裂片,管部上端和裂片頂端被微毛,花柱分披針形,花全部結實。瘦果長圓狀倒披針形,扁壓,長2——2.2毫米,被貼生短微毛;冠毛白色,2層,外層剛毛狀,極短,內層糙毛狀,約與兩性花花冠等長。花果期7—9月。
產地散佈:產於西藏西部(普蘭縣)、新疆北部(和碩、克利蘇、沙灣)。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散佈。
本種提示:此種外形極似黑山寒蓬(Psychrogetonnigromontanus(Boiss.EtBuhse)Gri·ers.),但小花全部結實;雌花頂端明顯斜切或有極短的小舌片;瘦果扁壓,邊沿各有1明顯的脈。後者的兩性花不結實,不育子房線形,冠毛1層,全然不同。
lemmaData.hasRelationTable=true; 短星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