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瓜霜黴病

鎖定
西瓜霜黴病是由古巴假霜黴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西瓜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西瓜葉片,全生育期均可發病。苗期染病,子葉上產生黃化褪綠,後擴展成枯黃色的病斑,子葉枯死。 [1] 
適温高濕有利於西瓜霜黴病的發生,温度在16-20℃,遇多雨或霧大露重時容易發病。生產上澆水過量、地勢低窪、種植過密、排水不暢、通風透光差的瓜田發病重。 [1] 
西瓜霜黴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培育壯苗,定植時嚴格淘汰病苗;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施用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在温室、大棚或地膜覆蓋栽培中要嚴格控制温、濕度,注意通風透光,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2] 
中文名
西瓜霜黴病
外文名
Watermelon frost mildew
為害植物
西瓜
為害部位
葉片
病    原
古巴假霜黴

西瓜霜黴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古巴假霜黴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 Cur.) Rostov.),屬鞭毛菌亞門、假霜黴菌屬。 孢囊梗自氣孔伸出,單生或2-4根束生,無色,主幹144.2-545.9微米,基部稍膨大,上部呈3-5次鋭角分枝,分枝末端着生一個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檸檬形,頂端具乳狀突起,淡褐色,單胞,大小18.1-41.6微米×14.5-27.2微米。孢子囊可直接萌發,長出芽管,低温時,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1-8個,在水中游動片刻後形成休止孢子,再產生芽管,從寄主氣孔或細胞間隙侵入,在細胞間蔓延,靠吸器伸入細胞內吸取營養。 [2]  [1]  [3] 

西瓜霜黴病為害症狀

西瓜霜黴病
西瓜霜黴病主要為害西瓜葉片,全生育期均可發病。苗期染病,子葉上產生黃化褪綠,後擴展成枯黃色的病斑,子葉枯死;成株期發病,首先下部葉面出現淡綠色的大病斑,病斑沿葉脈擴展呈多角形,潮濕時葉背面病斑產生黑色黴層,嚴重時,病斑迅速擴展或聯合成大斑,病葉焦枯蜷縮,並從植株基部向上迅速發展。 [1] 

西瓜霜黴病侵染循環

西瓜霜黴菌為專性寄生菌。病菌主要在病葉上越冬,中國南方一年四季栽培瓜類作物的地區,露地西瓜出苗後,棚室病株上的病菌孢子囊,通過氣流、雨水及昆蟲等傳播,從氣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引起發病。病菌孢子囊還可隨季風從南方傳播到北方,引起北方露地瓜田發病,或北方棚室栽培的西瓜產生的孢子囊,經氣流傳播至露地西瓜,引起發病。 [1]  [4] 

西瓜霜黴病流行規律

濕度是發病的關鍵因素。濕度高,孢子囊形成速度快,數量多,體型大,產生的遊動孢子數量也多。晝暖多雨或高濕,夜晚涼爽,最適宜病害流行。 [4]  適温高濕有利於西瓜霜黴病的發生,温度在16-20℃,遇多雨或霧大露重時容易發病。生產上澆水過量、地勢低窪、種植過密、排水不暢、通風透光差的瓜田發病重。 [1] 

西瓜霜黴病防治方法

西瓜霜黴病農業防治

  1. 培育壯苗,定植時嚴格淘汰病苗;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施用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長,造成廕庇,引起通風透光不良。 [2] 
  2. 在温室、大棚或地膜覆蓋栽培中要嚴格控制温、濕度,注意通風透光。適當控制澆水,澆水應選擇晴天上午12時前,切忌陰天澆水或大水漫灌。雨後,注意田間排水。 [2] 
  3. 植株發病常與其體內“碳氮比”失調有關,加強葉片營養,可提高抗病力。按尿素∶葡萄糖(或白糖):水=(0.5-1):1:100的比例配製溶液,3-5天噴一次,連噴4次,防效較高。 [2] 

西瓜霜黴病化學防治

為了改善和增強植株生理代謝機能,增強西瓜本身對病害的主動抵禦機制,採用乙磷鋁和磷酸二氫鉀合理混合,葉面噴灑的方法,取得明顯的防病效果和增產效果。或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10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6-0.8):(240-320)波爾多液等,均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 
參考資料
  • 1.    張淑豔主編,遼寧省優秀自然科學著作 北方農作物主要病蟲害診斷與防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第142頁
  • 2.    張偉興.西瓜霜黴病的防治方法[J].植物醫生,2017,(第5期):23
  • 3.    郭書普主編,蔬菜病蟲草害原色圖譜,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04,第175-176頁
  • 4.    張管曲等編著,西瓜 甜瓜病蟲害識別與無公害防治,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