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溪鄉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下轄鄉(已撤銷))

鎖定
西溪鄉(已撤銷),原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東鄰建黎鄉,南連富莊鎮,西與宜東鎮和大堰鄉連接,北同滎經縣交界,鄉人民政府距漢源縣城45千米 [1]  ,總面積41.16平方千米 [5] 
清嘉慶初年(1796),西溪鄉境域屬二郎鄉 [1]  。2019年12月,撤銷西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富莊鎮管轄 [4]  。截至2019年末,西溪鄉有户籍人口3886人 [5]  ;截至2019年,西溪鄉下轄6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平河村3組 [1] 
2018年,西溪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5] 
中文名
西溪鄉(已撤銷)
行政區類別
政府駐地
平河村3組
所屬地區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電話區號
0835
地理位置
東鄰建黎鄉,南連富莊鎮
郵政編碼
625303
區域面積
41.16 km²
車牌代碼
川T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人    口
3886人(2019年户籍人口)

西溪鄉建置沿革

清嘉慶初年(1796),西溪鄉境域屬二郎鄉。
1936年,屬第一區牛市坡聯保。
1961年8月,設西溪公社。
1984年1月,公社改鄉 [1] 
2019年12月,撤銷西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富莊鎮管轄 [4] 

西溪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西溪鄉下轄6個行政村:平河村、陳河村、合江村、松江村、新立村、民安村 [1] 
截至2019年,西溪鄉下轄6個行政村:平河村、松江村、合江村、陳河村、民安村、新立 [3]  ;鄉人民政府駐平河村3組 [1] 

西溪鄉地理環境

西溪鄉位置境域

西溪鄉東鄰建黎鄉,南連富莊鎮,西與宜東鎮和大堰鄉連接,北同滎經縣交界,鄉人民政府距漢源縣城45千米 [1]  ,總面積41.16平方千米 [2] 

西溪鄉氣候

西溪鄉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涼,冬季寒冷乾燥,多年平均氣温4.4℃,1月平均氣温5.3℃,7月平均氣温24.6℃,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降水量812.6毫米 [1] 

西溪鄉水文

西溪鄉二郎河,又名二郎溪,西發源於泥巴山打馬崗,由北向南縱貫西溪鄉,經富莊鄉河東村注入流沙河,長13.4千米,流域面積56.7平方千米,落差1230米 [1] 

西溪鄉自然災害

西溪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大風和低温等 [1] 

西溪鄉自然資源

西溪鄉境內煤礦有煤層七層,地質儲量約230萬噸,其中有少量煙煤,境內植物種類繁多,資源較為豐富,其中林地面積31000畝,林木品種繁多,主要有落葉松、冷雲杉等,境內用材林主要有白楊樹、馬尾松、落葉松、冷雲杉等,西溪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黑熊(狗熊)、黃鼠狼、果子狸(猥子)、野豬等 [1] 
2011年,西溪鄉有耕地面積7662畝,林地面積3.1萬畝 [1] 

西溪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西溪鄉轄區總人口4123人,總人口中,男性2122人,佔51.5%;女性2001人,佔48.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15人,佔97.4%;彝族108人,佔2.6% [1] 
截至2018年末,西溪鄉有户籍人口3886人 [2] 
截至2019年末,西溪鄉有户籍人口3886人 [5] 

西溪鄉經濟

西溪鄉綜述

2018年,西溪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2] 

西溪鄉農業

2011年,西溪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以玉米、洋芋、豆類為主,玉米種植面積3440畝,產量820噸;洋芋種植面積3920畝,產量650噸;豆類種植面積2200畝,產量124噸,經濟林主要以大櫻桃、花椒、紅富士蘋果為主,花椒產量85噸,大櫻桃產量111噸,紅富士產量8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生豬出欄3285頭,年末存欄3385頭;牛出欄1190頭,年末存欄1233頭;羊年末存欄1723只 [1] 

西溪鄉社會事業

西溪鄉教育事業

2011年,西溪鄉有小學2所,在校生357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1] 

西溪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西溪鄉有衞生院1個;病牀2張,專業衞生人員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472人 [1] 

西溪鄉社會保障

2011年,西溪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73人。

西溪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西溪鄉有移動、電信、聯通公司分別在境內修建了5個基站,建鋼塔等通信基礎設施,目前手機等通訊工具已基本普及 [1] 

西溪鄉交通

2011年,西溪鄉境內有鄉道2條,富西公路,全長9千米;建西路,全長14.2千米全轄區各村組道路通暢,硬化率在30%以上 [1] 

西溪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西溪鄉以境內二郎溪位於古黎州之西,故名西溪鄉 [1] 

西溪鄉風景名勝

西溪鄉民安村的萬畝草原和野杜鵑花野桂花,新立村的仙人洞和響水洞等,境北洞子溝有石灰岩溶洞,深約2.5公里,高6—15米,洞內潭水凜列,石壁有明代年間題字“大渡河將軍到此一遊”、“同行三百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