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溪村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西溪村)

鎖定
西溪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東南部,距鎮政府3.5千米。該村地處丘陵,坐東朝西,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地處寒溪河畔。相鄰自然村有鳧山大巷村、珠崗村、寮步村、西溪圍仔村。西溪古稱蘆田西溪(蘆溪),因臨西溪水建村而得名。始建於明天啓年間(1621—1627年),由尹姓分村定居而形成,取名“新屋昌”,寓意繁榮昌盛。又因村東面長着大片茂密的蘆葦,村西有一條長流不息的小溪,合二而得名“蘆溪”。再後來,有長者根據該村坐東向西、西面流淌着一條小溪而取名為西溪村。
中文名
西溪村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

西溪村村落概況

西溪村 西溪村
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清中後期,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寮舊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第五區西溪鄉、第三區西溪鄉、寮步區西溪鄉、寮步大鄉;1958—1986年,先後屬寮步人民公社西溪生產大隊、寮步區西溪鄉;1987年,屬東莞市寮步鎮西溪管理區;1998年,屬寮步鎮西溪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尹姓。其先祖於明朝從廣東博羅遷至寮步鳧山村,後人口逐漸增多,便從鳧山分離,部分尹姓村民搬至西溪村。
2015年末,户籍人口973人,其中男性478人,女性495人;80歲以上24人,最年長者89歲(男);海外留學2人。外來暫住人口約100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51人。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花生、甘蔗、橙橘也有大面積種植,盛產荔枝、龍眼。改革開放初期有糧油、紅磚、榨糖等加工廠。1992年後推進工業化。2015年,有20家工業企業,2000多家個體工商户,經營行業有毛織、電子、模具、塑膠、皮具等,佔全村工農業收入的90%。經濟收入761.9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西溪村有1棵200年樹齡的細葉榕,1棵200年樹齡的杧果,1棵200年樹齡的木棉,1棵180年樹齡的細葉榕,1棵150年樹齡的杧果,1棵110年樹齡的木棉。均為三級古樹。
傳統節慶食品有米餅、紅團、鬆糕、荔枝幹、龍眼乾等。
縣道寮橫路、鄉道金興路經過該村。20世紀80年代通電,90年代通電話和通自來水,2000年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和通互聯網。
2015年,村中有小學、幼兒園各1所,籃球場2個,文化廣場1個,老人活動中心2個,農家書屋和電子閲覽室各1間(藏書2000冊)。 [1] 

西溪村歷史文化

村內存明清古建築羣總面積2.71萬平方米,有明清時期所建祠堂15座、書房2座、傳統廣府民居193座。由古圍牆、民居、祠堂、古井、水塘、古榕等組成頗具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是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規模較大、原生態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古村落為八卦形,故又名八卦村。大門向南或向北,多為金字間或明字間結構,金字間面積138平方米,明字間面積68平方米。古建築多以紅砂石做門框和牆基,豆青色水磨青磚牆,在裝飾題材上多采用嶺南地區的瓜果圖案等裝飾,具有鮮明的廣府文化特色。村前有一個與村面積相仿的池塘,因“水能養人,亦能蓄財”的寓意而取名風水塘,池塘的水還能用於消防和日常生活。全村周圍有6米高的青磚圍牆,牆基礎厚1米多,頂部留有很多槍眼供放哨防禦用。城牆轉角處建有8個專供護村隊(巡丁)住宿且四周留有槍眼的譙樓。沿圍牆有供防禦時調兵遣將走動的馬路。村前有廣場,被一條高1.7米、長170米的青磚圍牆與池塘隔離,取名水籬,因而廣場叫水籬下,是全村集會和恭賀新年的場所。村中建有南北門,均用紅砂石砌成,建有炮眼,設三重門,堅固異常,易守難攻。古村為棋盤式網絡佈局,村內有1條寬3.8米的巷道貫通南北,15條寬1.1米的橫巷和11條寬1.8米的縱巷組成巷網,方便進出;除第一列和大橫巷祠堂外,其餘每家大門從側邊開。村內有蟹口式民居1座,門口曾掛有朝廷賜的牌匾“外翰第”,意為有地位、有文翰的人家。民居中有多口古井,始建於明清時期,井口或圓或方,後在井口鋪麻石加以保護。
村中有15座宗祠。
尹氏宗祠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佔地面積539平方米;分中、左兩路,中路格局為三開間三進兩天井,內有大門、天井、議事廳、懷香堂,以及尹明翼題詞的匾額“箸存不忘乎心”;建築樑架為廣府地區典型瓜柱抬梁形式,部分構件有元朝遺風;硬山頂,龍舟脊,屋脊正反兩面均刻有精美飛禽走獸灰雕;梁頭、斗拱木雕工藝精湛。凱廷公祠,建於清朝,2014年重修,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面寬15米,進深18米;磚木結構,用青磚、紅砂岩材料建築,佈局為三開間兩進。覺非公祠,建於清朝,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面寬11米,進深17.5米,磚木結構,用青磚、紅砂岩材料建築,三開間兩進佈局。
其餘的公祠有:南山公祠、錦屯公祠、御使第公祠、樂琴公祠、去聞公祠、覺齋公祠、鄧林公祠、拙庵公祠、宜寶公祠、意肯公祠、蠶叟公祠、德蔭公祠。
西溪村有2座學堂。遐齡書室,建於明朝,建築面積248平方米。禪廳書室,建築面積125平方米。
村中有楹聯“年風啓泰;樊水生香”(存南門)、“恩承北竭;福降西溪”(存北門)。
2016年6月29日,西溪村參與制定《寮步鎮西溪村村規民約》,作為村民共同遵守的準則。
村裏有舞獅、舞鳳等活動。每年春節期間,村民都聚集在凱廷公祠前的廣場欣賞西溪村舞鳳隊和醒獅隊聯合表演的“獅子上樓台”。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搶炮頭”活動。村民聚集到社壇前觀看精壯男子搶炮頭,搶炮頭設有一、二、三等獎,勝出者會獲得由村頒發的彩旗——“標”,得此“標”者將此視為家中榮譽,來年拿出來供下一屆使用;獲得彩旗的人亦宴請親朋好友。
村中有蘆溪古廟,建於明末,重建於1996年,供奉關公、周公、土地公、文昌公。每年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冬至、春節等節日,村中老人會買祭品到廟拜祭。每年正月初一,村民都會帶子女到廟燒香。
1980年,該村在寮步鎮第一個進行分田到户,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村中有尹明翼的民間傳説。尹明翼(1601— ?)於明天啓五年(1625年)中進士,歷任知府、監察御史,他為官剛正不阿,秉公辦案,為民伸張正義。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京官徐尚書有祖墳在鳧山亭子崗上,每逢清明節、重陽節都帶隨從到此拜祭,拜祭時大量馬匹散放於附近田地啃食禾苗。鳧山尹氏族人均感憤慨,遂出現一些人破壞徐氏祖墳的事。徐尚書引兵對鳧山尹氏族人進行報復。尹明翼時值少年,見族人被殺,當面痛斥徐,毫無懼色,甚至自願一死。時任東莞縣令見其年少果敢,勸其讀書以求取功名。尹明翼自此發奮,於明天啓五年中進士。在其回鄉時,只命屬下砍去徐家護庭之竹,並將徐家人逐出西溪,未傷人性命。此等寬厚之行,被後人贊為仁德之舉。 [1] 

西溪村表性人物

尹舉恆(1922—1944),1942年參加游擊隊,1944年5月在東莞縣黃江梅塘馬山戰鬥中犧牲。
尹進林(1924—1944),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副小隊長,革命烈士。
尹良校(1929—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朝鮮作戰中犧牲。
尹錫棋(1970—),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1] 

西溪村榮譽稱號

2006年5月25日,西溪村明清古建築羣被國務院授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號。
2008年8月,被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歷史文化名村”稱號。
2012年2月,被國家文化部、財政部授予第二批“中國傳統村”稱號。
2015年,該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級建設規劃。 [1] 
2022年1月10日,入選為第三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