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方現代倫理學

鎖定
19世紀中、後期尤其是20世紀以來,發生並流行於歐美國家的各種道德學説和流派的統稱。主要有:實用主義倫理學直覺主義倫理學新實證主義倫理學存在主義、新正統派、新托馬斯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等派別的倫理學説。
中文名
西方現代倫理學
實    資
道德學説和流派的統稱
流    行
19世紀中
學    科
倫理學
代    表
實用主義直覺主義理論學等

目錄

西方現代倫理學特點介紹

現代西方社會的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各種社會矛盾也不斷激化,出現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道德問題異常突出,道德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情緒日益強烈。為了擺脱這一困境,提高道德的威信,西方一些哲學家和倫理學家逐漸轉向探索倫理學發展的“新途徑”,試圖把倫理學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形式上。20世紀初,以G.E.摩爾批判傳統倫理學的“自然主義錯誤”為開端,一些倫理學派如直覺主義等,轉向探討道德判斷和規範具有什麼樣的性質、它們是否具有客觀基礎、是否具有真理性等問題。從而改變了西方倫理思想發展的傳統方向,出現如下幾個主要特點:①形式主義傾向。直覺主義、新實證主義等倫理學派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特徵,並在現代西方倫理學中,曾一度佔統治地位,至今影響不絕。直覺主義、新實證主義不滿意傳統倫理學對道德問題的解決,力圖把哲學的分析方法移植到道德領域,以建立“科學的倫理學”。它們把這種倫理學稱為“元倫理學”。但是,由於它們把元倫理學歸結為分析道德概念、道德判斷的性質和意義的道德哲學,而把道德語言和它所表達的內容截然分開,這就使倫理學脱離了社會生活和現實的社會道德問題,成為純粹的語言形式或邏輯符號的推演。②非理性主義傾向。存在主義、新正統派、新老弗洛伊德主義等倫理學派,都程度不同地表現出這種傾向。其基本觀點是:否認理性和經驗對道德現象的認識或反映能力,否認道德判斷和評價的客觀標準,認為道德主要是由情緒、本能、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決定的,與人的理性無關。③倫理相對主義佔優勢。這是現代西方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在倫理學中的歪曲反映。主要表現是:一些派別由於把道德看作是個人情緒、意志、興趣、愛好的表現,從而否認道德的社會制約性和道德的客觀根據,否定道德原則和規範存在的實際意義。一些派別把道德與具體國家的文化特點、風俗等傳統的聯繫加以絕對化。④倫理學的“中立主義”。這是與倫理相對主義相伴生的道德“中立”原則。西方倫理學各派別都把自己的學説標榜為科學的倫理學説,不從屬於任何意識形態和世界觀,“中立”地對待任何社會集團、任何階級。

西方現代倫理學趨勢

由於元倫理學脱離社會生活,只研究道德語言及其邏輯結構,把人的問題放在一邊;存在主義倫理學等雖然把人的問題放在中心地位,卻否定道德選擇的客觀根據。因而,它們都不能從理論上解釋西方社會的道德問題,不可能為西方倫理學的繼續發展找到可行的道路。面對着這種狀況,從20世紀60年代起,西方倫理學界再次圍繞倫理學的發展方向、對象、方法以及元倫理學與規範倫理學的關係等問題展開了爭論。大多數倫理學家又把注意力轉向規範倫理學,要求回到傳統的規範倫理學上去,認為必須恢復道德價值與事實之間的聯繫,建立能指導人們行動的“新道德”。在他們看來,要建立新的道德理論,就必須找到道德價值在現實世界裏的根據,證明道德價值可以用事實及經驗來檢驗。為此,又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倫理學説或流派,有的試圖依靠自然主義(見倫理自然主義)使倫理學擺脱困境;有的力圖使傳統的功利主義進化論倫理學現代化;有些學者利用生物學、遺傳學、心理學、人類學的材料和方法,建立新的道德理論;還有些學者熱衷於製造各種指導人們行為的規範倫理學體系,如J.羅爾斯的“正義論”和基督教的“境遇倫理學”等;20世紀初的一些道德理論仍在繼續發生影響,有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着某種新的發展,如弗洛伊德倫理學。此外,應用倫理學,如生態倫理學、宇宙倫理學、醫學倫理學,以及工業、商業、政治等職業倫理學也有較大發展。道德教育的理論甚至在某些元倫理學家中開始得到重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