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

鎖定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是2018年7月27日成立的基金會。 [2] 
企業家王石馮侖及經濟學家海聞教授於2019年1月共同發起成立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簡稱“鄉村發展基金會”),為非公募基金會。
願景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宗旨是:發展新農業、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商。 [6-7] 
張欣任秘書長。 [9] 
中文名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
登記單位
西安市民政局
屬    性
基金會
社團地址
西安市經開區鳳城七路西段旭輝中心20樓
成立時間
2018年7月27日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53610100MJY1998660
登記管理機關
西安市民政局
法定代表人
王俊英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機構簡介

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致力於鄉村發展的各類人才,著名企業家王石先生、馮侖先生及著名經濟學家海聞教授聯合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於2019年1月共同發起成立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簡稱“鄉村發展基金會”。本基金會為非公募基金會,4A級社會組織。
本基金會設創始人大會,王石、馮侖、海聞為發起創始人,邀請國內近百位企業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成為聯合創始人,詳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名單。
本基金會設理事會、監事會及各專門委員會。陳行甲任執行理事長,孔東梅任副理事長。秘書處為執行機構,張欣任秘書長。
為確保運行規範、透明,本基金會常年聘請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深圳分所擔任財務與審計顧問。 [10]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歷史沿革

2018年7月27日,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業務範圍

以慈善公益的方式開展資助鄉村振興事業發展的活動(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辦理審批許可才能開展的業務活動,必須在取得相關審批許可後方能進行)。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公益項目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1、資助類

1)擬募款人民幣一億元,支持延安大學設立鄉村發展研究院,主要開展三 項工作:理論與政策研究、碩士生培養、新農人在職培訓。首任院長是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創院院長海聞教授。研究院於2019年9月15日正式成立,至今共開展科研項目21項,涉及鄉村振興、三農、農村電商、農民康養、教育、普惠金融等多個方向,累積資助資金超過285萬元。舉辦了三期新農人公益培訓,累計培養學員超過4000人。開展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陝西省選調生培訓項目,陝西省各地級市在村任職選調生1150人以及來自銅川市各單位的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2)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舉辦“中國鄉村大講堂”,邀請中國鄉村研究領域的權威人士,多角度、深層次解讀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已舉辦4期,農業農村部原黨組書記、部長韓長賦,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杜鷹,萬科創始人王石,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培林分別做了主題分享。
3)與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開展戰略合作,聯合開展“星能冠軍助學”項目,資助鄉村地區中小學生,推廣奧林匹克精神。已分別在重慶永川、江蘇徐州、江西吉安、甘肅渭源、陝西綏德、子洲舉辦活動。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2、執行類

1)發起“村民自組織與數字化整村運營”公益項目。村民自組織包括村民合作經營型組織和公益服務型組織,該項目旨在通過村莊自組織與運營人才的培養,幫助和指導示範村制定整村運營規劃,通過數字化把村民組織起來,建立村集體、村民、市場主體之間的有效利益聯結機制,按照“小投入、微改造、自運營”的原則,盤活村集體和農户的閒置資產,變成新業態的載體,因地制宜地打造村民受益、內生髮展的可持續整村運營模式。該項目於2023年9月21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啓動,至今已舉辦支書論壇6期,公益活動4場。2023年9月底引進數字化整村運營系統,至2023年12月初,全縣域7個行政村累計收入超過104萬元。其中,東保村發展村民參與的鄉村經營業態項目共計39個,68位村民參股,入股資金52.6萬元,實際增收30.7萬元。
2)發起“鄉村‘她力量’”公益項目。以縣域電商創業女性為培養對象,通過建立她講堂、她組織、她平台、她基金,開展實用技能和女性個體全面發展培訓,並輔導本地她力量電商公社自組織的建立、培育和發展壯大,在增加本地女性電商收入的同時,推廣本縣域特色產品和文旅產業。該項目於2023年9月11日在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啓動,受到當地政府和女性學員的高度讚譽。
3)發起“鄉村振興實踐營”,面向鄉村基層幹部羣眾,以幫扶地區鄉村振興項目的引進、建設、運營為培訓課程,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全過程培養鄉村振興人才。2021年10月,首期實踐營在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指導下,在甘肅省渭源縣舉辦,主題為“鄉村治理與建設”,培訓對象為該縣100名返鄉大學生專職村黨組織書記及基層幹部,同步規劃建設元古堆等5個村作為實踐項目,直接受益人口超過9000人。2023年,實踐項目元古堆村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併入選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村級實踐交流基地。學員元古堆村書記董建新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已開展鄉村振興實踐營的地區還有內蒙古自治區察右後旗、察右中旗、河南省滑縣、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為察右後旗培養了100名具備鄉村治理和運營思維的基層幹部,有效推動了察右後旗基層治理的提升和鄉村建設的發展。為察右中旗和滑縣培訓了初步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和數字農業技術的農藝師200多人。2023年滑縣項目輔導學員的小麥種植面積合計超過2萬畝;察右中旗項目重點指導15户骨幹學員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6254畝,幫助其增產超過329萬公斤,增收超過526萬元。推動“中國小麥第一縣”滑縣小麥產業、“中國馬鈴薯之都”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馬鈴薯產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數字農業轉型升級;在項目調研、執行過程中,不僅實現了人才培養和示範項目落地的既有目標,還促成了實訓課程合作方與幫扶地區在重點產業領域的深度合作。
4)與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搜狐視頻聯合推出“明日地平線大講堂”網絡直播,做鄉村振興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公益傳播平台。已持續開展4年多,共播出了六季、132場講座,累計並機6家平台,出場嘉賓134位,傳播鄉村振興知識超過8105分鐘,累計熱度超過6890.8萬,累計點贊超過397.4萬。出版書籍兩本——《疫情時期的思與行》(內部發行,2022年3月發行),《鄉村振興:探索與創新》(中國金融出版社,2023年出版)。2022年1月,明日地平線搜狐賬號榮登2021年度搜狐視頻-最具影響力價值直播機構(欄目)榜。
5)推出“明日地平線通識課”,旨在為中國高校提供有實用價值的鄉村創新創業課程,已先後進入延安大學和黃河科技學院的本科生公共選修課系統(帶學分);與北京超星爾雅通識教育平台共同開發了“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在線課程,選課學生已覆蓋141所機構,累計超過33794人次選修課程。並計劃逐步在全國1900多所高校持續送;進行創新性探索,發起“明日地平線·公益先鋒教師支持計劃”。以西部地區高校師生為核心,以發揮高校青年教師課程授人、實踐育人為思路,以賦能支持高校教師開設公益服務類通識課並同步支持社會實踐板塊的方式,推動高校青年教師開展公益和鄉村振興議題的研究和相關實踐,發掘有鄉土情懷、志願服務鄉村的青年學子並給予支持和賦能,為鄉村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6)發起“大學生鄉村振興夏令營”。融耕、讀、研、學為一體,課程及活動內容豐富,旨在為大學生走進鄉村、感受鄉村、瞭解鄉村提供示範、實驗,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未來人才的啓蒙、播種,為我國大學教育開設勞動實踐課程進行探索和嘗試。
7)發起“連理計劃”公益項目。發揮橋樑和平台作用,根據幫扶地區的實際需求,引導城市的產業、技術、人才、信息、市場、金融等各類資源與其對接交流,通過城鄉緊密融合,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2023年5月15日,連理計劃首站啓動,邀請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委會和五家中藥企業走進甘肅渭源,就支持當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及對外合作,做優做強中藥材產業共同交流探討。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3、合作類

1)共建“鄉村發展產學研基地”,推動各聯合創始人企業與基金會項目以及相互間的聯動與合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助力鄉村發展。
2)聯合32家公益機構、4家媒體單位共同組建“鄉村人才振興合作網絡”,鏈接各社會組織、企業、高校、媒體等多元主體,加強合作,共同為鄉村人才振興貢獻力量。
3)開展鄉村碳資產開發公益項目,以森林碳匯、草原碳匯、海洋碳匯、清潔能源碳匯等多種項目形式推進鄉村區域碳匯的大規模開發利用,發揮固碳增匯潛力,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10]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公益活動

2019年11月17日上午,由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延安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場”明日地平線大講堂“在莘莘學子的熱情期盼中,正式拉開帷幕。 “明日地平線大講堂”是由鄉村發展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公益教育活動,旨在聯合各界有識之士,為包括在校師生、青年創業者在內的社會公眾送去精神財富。本次在延安大學舉辦的活動是“明日地平線大講堂”的首次亮相,活動邀請到了傳奇奧運冠軍、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同時也是鄉村發展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高敏女士作為主講嘉賓,與延安大學的同學們分享她對奧運精神、運動員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4] 
由鄉村發展基金會與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聯合發起的“嘉種計劃大學生鄉土實踐夏令營”,日前在北京市海淀區柳林村弗萊農莊開營。
據介紹,嘉種計劃大學生鄉土實踐夏令營活動,設置系列真實體驗鄉村生產生活的勞動實踐課程,夏令營成員均為北京大學在校大學生,在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柳林村弗萊農莊,集中食宿、集體體驗鄉村生產生活。夏令營還安排講座、交流、參觀、讀書分享、課題研討、團建等活動。
嘉種計劃大學生鄉土實踐夏令營,旨在為大學生走進鄉村、感受鄉村、瞭解鄉村提供示範、實驗,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未來人才的啓蒙、播種,為我國大學教育開設勞動實踐課程進行探索和嘗試。夏令營活動由鄉村發展基金會資助支持。 [6] 
嘉種計劃鄉村振興創新實踐訓練營
嘉種計劃鄉村振興創新實踐訓練營是國家鄉村振興局開展定點幫扶的創新舉措。首期由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渭源縣人民政府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為村發展實驗室聯合發起。培訓對象為渭源縣鄉村振興示範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重點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等共計100人。本次培訓針對參訓學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及工作中的痛點問題設計課程,邀請全國鄉村振興(三農)領域內理論與實踐成果豐碩、授課經驗豐富的導師精心指導授課。採取一個月內分兩階段短期集中培訓模式,通過圍繞案例授課講解、實地調研以及分組撰寫調研報告等方式進行培訓。 [8] 
星能冠軍助學
2020年8月15日,由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主辦的“星能冠軍助學項目徐州行”活動在江蘇省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舉行,跳水奧運冠軍高敏、女足奧運會亞軍高紅、擊劍奧運冠軍駱曉娟、摔跤奧運冠軍王嬌帶着最新的體育理念與徐州體校的青少年們進行交流與實戰訓練。
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是由上百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共同心願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組織,旨在用中國體育最頂尖的人才和技術向最基礎提供公益的服務做到最精準的體育扶持。2019年3月,星能公益基金會首次來到江蘇徐州體校,給孩子們帶去冠軍課,振奮的同時收到了極大的效果,徐州健兒在隨後舉辦的二青會上斬獲34金好成績。 [3] 
第二屆鄉村發展延安論壇舉辦
2020年11月4日,由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屆鄉村發展延安論壇在延安大學舉行。來自國內知名農業產業研究領域的專家、經濟學者、教授,與眾多國內知名企業投資人共聚一堂,為鄉村發展話出路、謀前景,為延安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論壇分為主旨演講與課題項目報告兩個環節,與會專家分別以“農業產業革命與鄉村現代化”“鄉村振興依靠什麼?”“食物、營養和健康:發展中的挑戰與政策選擇”和“人口流動與區域平衡發展:以廣東千村調查為例”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以《中國鄉村發展數據庫相關情況報告》《中國鄉村治理體系的演進及其對鄉村社會經濟的影響》《普惠金融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榆陽模式”調查研究》為題,作了課題項目報告。 [5]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組織文化

使命:鏈接城鄉資源,推動城鄉融合,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
願景:用公益改變鄉村,用公益温暖鄉村。  
宗旨:致力於鄉村人才和在地誌願者團隊的培養,通過鄉村人才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團隊價值觀:求實,求新,尚公,尚勤。
公益理念:沉浸鄉村,解決問題,持續深耕,陪伴成長。
公益口號(Slogan):更好的項目,更好的鄉助。 [10]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獲得榮譽

2021年4月28日,獲西安市民政局頒發的“抗擊疫情突出貢獻社會組織”獎。
2021年5月,公益項目“嘉種計劃大學生鄉村振興夏令營”,在2021年“中國鄉村振興人才論壇”案例徵集活動中,入選“中國鄉村人才振興優秀案例”。
2021年12月,被西安市民政局評為4A級社會組織。
2023年1月8日,榮獲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指導,華夏時報社、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22(第二屆)華夏公益論壇“2022年度十大華夏公益基金會”。 [10]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創始人

鄉村發展基金會近百位聯合創始人,具有廣泛代表性,來自企業界、學術界、文化界和公益慈善界等各領域,形成了公益組織合作慈善的新模式。
姓 名  職 務
王 石  萬科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馮 侖  萬通集團創始人、御風集團董事長
海 聞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北大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院長
崔榮華  榮華控股企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 軍  原陝西省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
顏 明  西安立豐集團董事長
孫 茵  天朗控股集團董事長
屈全大  山西宏盛能源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智宏  北京大學原校長、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
樊 綱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
陳國紅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賈平凹  著名作家
劉薈薈  朝茂投資董事長
敬一丹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鄭 詩  深圳市大潮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王振耀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
何宗儒  廣州天適集團董事長
李小云  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發展研究院院長
談義良  九如城集團董事長
高 敏  奧運跳水冠軍、北京星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陳志鋼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國際院長
鐘聲堅  新加坡仁恆置地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魏 傑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李 俊  雲南俊發集團董事長
丁文鋒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艾路明  武漢當代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杜祥琬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文平  原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執行會長
李成才  中國紀錄片導演 、CCTV李成才紀錄片工作室發起人
張朝陽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蔣昌建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副教授
胡葆森  河南建業集團董事長
馬清運  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前院長
張 躍  遠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黃世再  大中華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
薛兆豐  經濟學者、前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高向東  延安5+1創始人
徐少春  金蝶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代 博  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
黃小敏  投資人
羅 靜  女登山家
黃德林  星河控股集團董事副總裁
艾 誠  艾問創始人、投資合夥人
劉 暢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 科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
陳淮軍  安徽金大地集團 董事長
吳 昊  體育學博士、首都體育學院副教授
劉雁飛  湖北卓越集團董事局主席
苗 綠  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
郭承恩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工智能博士
史耀疆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所長、美國斯坦福大學農村教育行動計劃教育事務部主任
張海軍  墾鑫達集團創始人
徐小平  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
嵇曉華  果殼網創始人
林雙林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黃季焜  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
武志紅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
王發友  陝西奧達企業集團董事長
趙少康  中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樊 登  樊登讀書創始人
潘江雪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發起人、理事長
楊 團  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顧問、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 中  旭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洪舸  深圳市裏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翁以登  亞洲理工大學校長
凌 克  金地集團董事長
張文中  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
孔東梅  東潤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郭凱天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
馬羣濤  深圳市秦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 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鄧 鋒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
彭 偉  深圳市中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奚志農  野性中國創始人
張光遠  沿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梅永紅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農業公司總裁
洪 海  時代紀錄創辦人、製片人
陳愛華  北京愛芙哲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 鐵  新疆中環油林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喀什深圳商會會長
徐 冰  中央美院教授
田同生  管理諮詢專家、馬拉松推廣者
郭廣昌  復星集團董事長
梁曉潞  其寶海外(深圳)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智琛  財新傳媒副總裁、財新創意總經理
李 慧  法國里昂證券前董事總經理、優雅可持續生活方式踐行者
湯麗霞  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榮譽會長、深圳市時尚文化創意協會榮譽會長
林毅夫  經濟學家、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蔡 敏  成都高新策源風帆智能製造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管理合夥人、深圳市風帆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
高旺盛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院長、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執行理事長 [10] 

西安市鄉村發展公益慈善基金會註冊地址

西安市經開區鳳城七路西段旭輝中心20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