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

鎖定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位於西安市碑林區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內,大部分建築建於1955至1958年,設計師為鄭賢榮、華冠球等,建築羣的設計、施工及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西遷精神”的見證與傳承。
主樓羣呈中軸對稱的圍合式佈局,建築以三到四層為主,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103306平方米;主樓羣內樓體建築保存完好,建築風格鮮明,成為眾多紀錄片、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處取景的影視有《西京故事》《平凡的世界》等。
2014年6月9日,被列為陝西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1-4] 
中文名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
外文名
Main Building Group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太乙路街道辦事處交大社區咸寧西路28號
佔地面積
約 100000 m²
開放時間
全天
設計師
鄭賢榮、華冠球
保護級別
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歷史沿革

1955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西遷
1955年10月,西安校區開工興建,當時有來自全國的八支建設隊伍同時展開施工,遷至西安的師生也踴躍參加建校勞動。
1956年,“大樹”西遷“第一樓”——西安交通大學中心樓建成;同年,滿載交大師生員工的專列由上海駛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至西安,在田野四圍的簡陋校舍中迅速開展學校建設和教育科研工作,紮根黃土地艱苦奮鬥。
1956年9月10日,交大內遷的第一屆學生在西安人民大廈舉行開學典禮後,首批4000名西遷學生就先後在中心樓內開始上課。學校沒有因為遷校而晚開一天學、遲上一門課、少做一個實驗。這是西安交通大學西遷歷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1959年,主樓羣建設成功,同年學校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
2014年6月9日,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被列為陝西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1-2]  [4]  [6] 
2022年12月,被列入陝西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7]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建築格局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包括中心一樓、理科樓、東一樓、東三樓、東五號樓、逸夫科學館、中心三樓、北東二樓、南東二樓、南西二樓及其外延10米內的區域,是中軸對稱的圍合式佈局,建築以3—4層為主,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103306平方米。
主樓羣的建設採用了簡潔的“中蘇風格”——青磚牆體和“人字形”機制紅瓦坡屋頂。設計師在整體規劃時還因循了中國古典建築的設計手法:中心樓總平面呈佈局嚴謹的對稱格局,中心大樓沿中軸線向南為圖書館,館的左右兩側分別為運動場和實習工廠,再往南為學生生活區,北校門、中心樓和圖書館等重要建築均沿南北中軸線佈置。建築羣的設計、施工及材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2-3]  [6]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文物價值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建於遷校之初,一代又一代學子曾在這裏學習、科研,它見證了學校的西遷,也見證了學校的成長和發展。中心樓既是學校的行政辦公樓,也是主要的教學樓。西遷時,中心二樓和中心三樓的大教室是全校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的授課場所。在那個時代,辦學空間有限,很多教師就把實驗室搬到了這座樓上。西遷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當時就經常在中心樓內指導學生們做實驗。 [6] 
西安交通大學主樓羣對於研究陝西省乃至中國的教育史、科技史有着重要意義。西安交通大學十分重視對建校之初樓體建築的保護和維修工作,對其中部分樓體建築進行過抗震加固。主樓羣內樓體建築保存完好,建築風格鮮明,成為眾多紀錄片、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處取景的影視有《西京故事》《平凡的世界》等。 [2-3]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