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域黃耆

鎖定
西域黃耆(學名:Astragalus pseudoborodinii S. B. Ho),多年生叢生小草本,高3-7釐米。莢果未見。花期6-7月。生於山坡及河谷等地。模式標本採自烏魯木齊紅巖池。
中文名
西域黃耆
拉丁學名
Astragalus pseudoborodinii S. B. H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1] 
黃耆屬 [1] 
西域黃耆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山羊豆族

西域黃耆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小草本,高3-7釐米。
莖短縮,被白色長毛和殘存的葉柄。
羽狀複葉有3-5片小葉,長2-5釐米;葉柄較葉軸長;托葉中部以下合生,密被開展的長柔毛,上部三角形,長3-4毫米,有白色緣毛;小葉倒卵狀長圓形,長5-10毫米,先端鈍圓或具短尖,兩面密被白色伏貼毛。
花2-3朵簇生於葉腋,無總花梗;苞片線狀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被白色長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7-12毫米,密被白色長柔毛,萼齒絲狀線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花冠淡黃色,旗瓣狹長圓形,長10-18毫米,先端全緣,基部漸狹,翼瓣長8-10毫米,瓣片狹長圓形,先端稍狹,與瓣柄等長,龍骨瓣較翼瓣短,瓣片微尖,瓣柄與瓣片等長;子房卵圓形,無柄,被白色長毛。
莢果未見。
西域黃耆線稿圖 西域黃耆線稿圖
花期6-7月。 [2-3] 

西域黃耆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山坡及河谷等地。

西域黃耆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產新疆(烏魯木齊附近及新疆境內的天山以南)。模式標本採自烏魯木齊紅巖池。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