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園寺

(位於安徽省九華山的寺廟)

鎖定
西園寺原名景德堂,肉身殿下的上禪堂景色清幽,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間由玉琳國師弟子守衍擴建,始改今名。
中文名
西園寺
地    區
安徽省
原    名
景德堂
擴建時間
清康熙年間

目錄

西園寺歷史背景

當時九華諸寺香火唯此寺最盛,風景唯此寺最佳,殿宇唯此寺最麗。上禪堂山門雖小,但大殿卻寬敞明達,金碧輝煌。所繪佛像也極為精細,實在是藝術水平很高的雕刻傑作。上禪堂曾在咸豐年間焚於火災;同治年間由開泰禪師募捐重建。光緒年間,由清鏞禪師修建上禪堂的萬佛樓。

西園寺簡介

清代錢誘選曾以“天台南直上,九十九峯間。放眼心無相,扶筇步欲難。石梯雲折斷,松澗水冰王。泉寺山山裏,高僧靜掩關”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天台峯之高。由閔園上行,山勢漸陡,一路奇峯聳立,怪石嶙峋。經普濟寺小金剛寺和華雲庵遺址,過慧居寺,有“長生洞”,右下復有洞,泉水淙淙。這裏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的像蓮花瓣,有的像老虎頭,有的像金雞獨立,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錯落如橋,有的兀立似燭,霧氣繚繞,雲山混沌。越朝上行石級越陡。過朝陽庵,壁上刻“天梯”二字。四周峯巒顯露,景色綺麗,道臨深淵,懸崖萬丈。吊橋之上有座翠雲庵,庵前一副對聯寫的真切:“來到半山坐一坐,再行五里天上天。”坐石觀望,果見奇峯怪石各顯神姿:有的如羣仙列隊,名“列仙峯”;有的如羅漢趺坐,名“羅漢峯”;還有金雞峯、花瓶峯,千姿百態,自然成畫。再往上行,便進入蓬萊仙境。山峯下觀音廟依山而築,高達五層,遠看如要塞城堡。廟後門正下方有塊岩石,形似側面觀音,面龐圓潤,依稀可辨,飄然欲動,好似觀音飄然入天。再行片刻則到一平台,名“拜經台”,又名大願寺,相傳是地藏菩薩拜經之處,內留有金地藏的腳印。台後巖壁上有一形似老鷹的巨石,俗名老鷹爬壁,又名“大鵬聽經石”。由拜經台順石階直上,石壁上“一覽眾山小”的大字石便映入眼簾。前行20米,在天台峯亭北便是天台寺
約建於十八世紀,山門雖小,殿宇卻寬敞明亮,佛像栩栩如生,為高手之作。由於該寺處於神光嶺山腰,遊人多在此參觀小憩後,再向肉身寶殿進發。
上禪堂後面有金沙泉,“金沙泉”系唐朝大詩人李白所題。傳八世紀中期,李白曾在九華山隱居,金沙泉為李白的洗硯處。
上禪堂為全國重點寺院,現任住持僧體靈。
上禪堂,林泉襯托,水景交溶,廟宇華麗。又有寶樹名泉可供遊人欣賞、品嚐、令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清代音韻學家周斌有感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曾在此修纂《九華山志》,並有《詠上禪堂七律一首》贊曰:“禪堂玲瓏巧構思,九華一曲擅幽奇。軒環水石屏三面,窗展雲山畫四時。錢樹落花仙買酒,金沙涵月佛詠詩。此間好借維摩塌,染筆揮琴事事宜。”
可是雖然上禪堂風景宜人,位置獨絕。但自開放以來因為沒有僧團去常住管理,所以,也就日漸破落了。佛光普照,禪堂重輝。在2000年,由九華山佛教協會禮請原九華山佛學院副院長上果下卓法師重整伽藍寶剎。在上果下卓法師的領眾燻修下,上禪堂又煥發出本有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