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可

(中國詩人)

鎖定
西可,詩人,(1962- ),甘肅隴東人,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八十年代末曾赴深圳入N.P.L詩畫工作室,主持流浪詩人詩展和“現代風”畫展。九十年代起主編《大西北詩報》,近年旁涉小説、散文寫作。作品收入多種選集,曾被聘為多家刊物及協會的創作員。出版詩集、散文集著作多部。 [1] 
中文名
西可
籍    貫
甘肅隴東
出生日期
1962年
職    業
詩人

西可代表著作

.《汭河彎彎》
.《銅壺》
.《故壘》.《穿過荒原》
.《庚辰年間的鄉村情婦》
.《風鈴》
.《我和我的一些日子》
.《谷地》
.《我的生活與你無關》
.《西克詩歌集》

西可代表作品

鴿子
一千種顏色的鴿子
站在黧黑的屋脊上
這屋子已經太古老了
瓦楞上長出青草
空氣中瀰漫着下雨的味兒
我總是在每個黃昏斜倚窗前
等待最後一隻鴿子歸來
已經很長時間了,我還在等待
秋雨啊!呼嘯而過的鴿子
我已經準備好米粒和水
打開窗户,等待
你們的到來
但是,最小的那隻始終沒有回來

西可作品賞析

那最小的……沒有飛回來的
——讀西可的短詩《鴿子》
鴿子與人類的關係,是頗有些奇特的。這揮之即去、召之即來的小東西,它們幾乎是完全自由,屬於自然的。細究起來,又和人類比如這首詩歌裏面的那個養鴿人形成了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養鴿人似乎也並沒有太多的功利思想,即便是職業的養鴿人,在職業鴿賽中獲得的榮譽也是十分有限的。養鴿人的所得,還是在內心的某種滿足。
貓,狗,若干種鳥,以至於蟒蛇、蜥蜴,都可以成為人類的寵物,可奇怪的是,鴿子似乎並不是人類的寵物——它們似乎有點“遊離”,難以定義。鴿子的屬性似乎給人遺忘了,不需要去想些什麼,養着就是,似乎它們只是另外一種什麼,不需要定義的。
西可的這首三節的短詩,頭一節先點出鴿子。先是呈現這樣幾個詞:靜靜,站在,黧黑,屋脊。這幾個詞彙,只是稍稍有一點分量(即便是屋脊),唯一用了一點力的詞彙是“站在”,也因為這一個“立在”,顯現了整羣鴿子的靜默存在。靜默之後,作者悄然的一點發力,並不着力,只是順着上面的句子,悄然一個轉折——“肥沃的鳥糞落下,長出青草”。鳥糞落下,生出青草,十分自然,且能相宜於整個屋脊上的靜謐,也於黧黑之地,鴿子的灰、白,色澤鮮明,且十分妥帖相稱。
第二節,視角轉換,由較開闊處聚焦於一個角落。其實也是兩個“角落”,作者和養鴿人相互之間構成兩個角落的“共在”:黃昏的時間,是時間的,是養鴿人的,也是作者的。整體上是“孤獨”的氣氛,可是這“孤獨”,與其説是孤獨,不如説是靜謐,以靜謐方式呈現的等待。整個黃昏都在等待鴿子歸來,養鴿人亦然,作者亦然,黃昏亦然,鴿子自身也亦然。古人的詩説得多好:宿鳥歸飛急。
第三節,鴿子在迴歸,一羣,三五隻,六七隻,但總是會有落在最後的,最後歸來的那一隻。於這景象熟悉不過的作者,甚至是會清晰地記得鴿子的只數,甚至是每一隻具體的鴿子模樣、神情。養鴿人的等待,也是作者的等待——甚或作者的期待更要過之。而此刻尚未到黃昏,尚未到鴿子的最後歸來。“鴿羣呼嘯而過”,只是盤旋,只是欲歸未歸的盤旋,還沒有到最後的“興盡而返”。鴿子有情,還是無情?
鋪墊到最後,末了兩句,不是寫實了,而是忽而轉向作者內心的點題:
我知道準備一些簡單的米粒和水
但是最小的那隻鴿子,始終沒有再飛回來
詩人內心的期許,由鴿子而起,而此刻已經並非是鴿子了,不過是借別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要着意説的是,詩人並沒有多説什麼,試圖説透什麼,而只是在筆下悄然安排了“簡單的米粒和水”。這是何等的樸素和温情。被期許者是如此的樸素温情,期許者亦是如此的樸素温情。以簡單的米粒和清水的期許,應該才是最高的期許。那裏面藴含的情愫,實在不是“簡單”二字可以涵蓋的。最“簡單”的,竟然可以是至情至性至愛的。
至此,一切彌合,境與情,實與虛,展開的風景如摺扇收攏,最小的那隻鴿子,歸來不歸來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詩人打開的胸懷,在期盼着什麼歸來。一切不足與外人道,也不必與外人道。此刻,那個歸來與其説是被等待着的,不如説是永遠的不可能。以李白、蘇軾那樣的曠達,尚且有“悵然”,何況凡人。
“飛不回來”,才徹底擊中了世人內心最為柔軟的那一點。那“最小的”,竟然可以如此……如此的讓人感慨。這首詩的魅力,也許就在這裏吧。

西可虛擬幣

銀西可  首次出現:哈利波特1第5章43頁  魔法界的銀幣。一西可和29個納特,  17個西可等於一個加隆。魔法部正廳的魔法兄弟噴泉裏面有被投進去的西可和納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