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南菝葜

(中藥)

鎖定
西南菝葜,中藥名。為百合科菝葜屬植物西南菝葜Smilax bockii Warb.的根狀莖。分佈於甘肅(南部)、四川、湖南、貴州、廣西(北部)、雲南(西部至西北部)和西藏(波密地區)。具有祛風,活血,解毒之功效。用於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瘰癧。
拉丁學名
Smilax bockii Warb.
別    名
藏金剛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百合科
菝葜屬
西南菝葜
分佈區域
甘肅、四川、湖南、貴州、廣西、雲南和西藏
中文學名
西南菝葜
採集時間
秋、冬季採挖
用    量
內服:煎湯,3-9g

西南菝葜入藥部位

根狀莖。

西南菝葜性味

味辛,性温。

西南菝葜歸經

歸肝、胃經。

西南菝葜功效

祛風,活血,解毒。

西南菝葜主治

用於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瘰癧。

西南菝葜相關配伍

1、治瘡癤腫毒:西南菝葜塊莖15-30g。水煎服。
2、治陽痿:西南菝葜塊莖切片,每次用30g。水煎服。7日為1療程。(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西南菝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西南菝葜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西南菝葜形態特性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狀莖。莖長2-5米,無刺。葉紙質或薄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條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7-15釐米,寬1-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淺心形至寬楔形,中脈區在上面多少凹陷,主脈5-7條,最外側的幾與葉緣結合;葉柄長5-20毫米,具鞘部分不及全長的1/3,有卷鬚,脱落點位於近頂端。傘形花序生於葉腋或苞片腋部,具幾朵至10餘朵花;總花梗纖細,比葉柄長許多倍;花序託稍膨大;花紫紅色或綠黃色;雄花內外花被片相似,長2.5-3毫米,寬約1毫米;雌花略小於雄花,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8-10毫米,熟時藍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西南菝葜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29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分佈於甘肅(南部)、四川、湖南、貴州、廣西(北部)、雲南(西部至西北部)和西藏(波密地區)。

西南菝葜藥材性狀

根莖結節狀,有短莖基,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規則皺紋,栓皮脱落處呈深褐色,莖基的栓皮具橫裂紋。質硬,斷面深黃色。鬚根多已折斷,着生處呈圓錐狀隆起,基部直徑1-3mm,表面深褐色。氣微,味微澀。

西南菝葜相關論述

何本立:甘淡而平,陽明主藥。能利小便治筋骨拘攣,楊梅毒瘡。(《務中藥性》)
[1-3] 
參考資料
  • 1.    賀又舜,杜方麓主編.《湖南藥物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 2.    王國強 .《全國中草藥彙編》 :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