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鎖定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是西北民族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1998年10月,組建成立了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2001年7月,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系揭牌,成為系所合一建制。2004年隨着學校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將所繫建制改為社會人類學·民俗學學院。2008年7月,更名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為西北民族研究院掛靠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2022年4月,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 [7]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3個本科專業,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1個;有教職工39人,高級職稱教師17人,中級及以下職稱14人,行政管理及教輔人員10人。 [1] 
中文名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西北民族研究院)
外文名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1984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西北民族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努妮莎
院長:賀衞光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4個
地    址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西北新村1號
知名校友
郝蘇民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辦學歷史

1984年,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西北民族研究院前身為西北民族研究所,是西北民族學院最早設立的一個專業研究機構,其前身是西北教育研究室,後擴改為西北民族學院研究所。
1984年秋,正式成立西北民族研究所。
1990年,獲准設立民俗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8年10月,組建成立了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6張)
2000年,獲准設立社會學本科專業。
2001年5月,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研究所增掛系牌,成為系所合一建制。
2003年,獲准設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學位授權點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招生方向,獲准設立社會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10月,隨着西北民族學院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成立了社會人類·民俗學學院。
2006年,獲准設立人類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7年,獲准設立社會工作本科專業。
2008年7月,社會人類·民俗學學院更名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更名為西北民族研究院,並掛靠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西北民族研究》期刊的編輯業務劃歸學報編輯部。2008年,出於學校教育機構專業設置改革,民族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從歷史文化學院歸入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學專業被批准為教育部第一類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獲准設立民族學本科專業。
2009年,民族學學科被評為西北民族大學校級重點學科,創辦《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報》。
2010年,獲准設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MSW)學位授權點。
2011年,社會學學科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012年,民俗學學科、民族學學科被評為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學科。
2013年,社會學專業獲批教育部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2013年,恢復《西北民族研究》編輯部處級建制。
2013年,建立牧區社會研究所。
2014年,社會學(一級學科)被評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重點學科。 [4] 
2022年4月,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更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 [7]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辦學條件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民族學、社會學、社會工作3個本科專業。 [1]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工39人,高級職稱教師17人,中級及以下職稱14人,行政管理及教輔人員10人。學院多名教師獲“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國家民委系統中青年英才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1]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馬忠才
甘肅省領軍人才:賀衞光
甘肅省“四個一批”人才:文化 [3]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甘肅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甘肅省特色專業1個,有深圳南風社會工作服務社、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鄉等19個實習實踐基地,擁有“社會調查與數據統計分析實驗室”“多功能社會工作實驗室”2個專業實驗室。 [1] 
國家級特色專業:社會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民族學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社會學
甘肅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民族學、社會學
甘肅省特色專業:民族學 [1]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綜合水平評估中,學院民族學一級學科位列C+位次,社會學一級學科位列C-位次。 [1] 
二級學科碩士點: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社會工作
省部級重點學科:民族學、社會學、民俗學 [1]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學術研究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研究中心”1個。 [1]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教師承擔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17項,發表核心及以上學術論文50餘篇。 [1]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2年1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2021年度秋季趣味性活動、“爭鳴杯辯論賽”初賽,舉辦“寫封信,對話四年後的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5-6]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努妮莎
院長
賀衞光
副院長
馮瑞、張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