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鎖定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是西北大學的一個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是一個主體,學院既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同時也承擔本科專業人才和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是西北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又朝氣蓬勃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西北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也稱馬列主義教研部。馬列主義教研部始建於1950年,時為西北大學政治課教學委員會。
中文名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院黨委書記
馬朝琦
院    長
楊洪
教學副院長
王強
創建時間
1950年
前    身
西北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歷史沿革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前身是西北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馬列主義教研部) [1]  。馬列主義教研部始建於1950年,時為西北大學政治課教學委員會。1958年,政治課教學委員會下設的中國現代革命史、政治經濟學、馬列主義基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四個教研組合併為馬列主義理論教研室,教師隊伍得到加強。一些校領導和一批知名教授曾先後在馬列主義理論教研室任職或任教,如劉端棻、張遜斌、郭繩武、張宣、張豈之、何煉成、劉承思、朱玉槐、李振民、李永森等。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馬列主義理論課教學工作撥亂反正,逐步走上正軌,1977年恢復中共黨史、政治經濟學和哲學三個教研室建制,1978年正式成立政治理論系,1982年重新恢復馬列主義教研室,1990年馬列主義教研室改名為馬列主義教研部。1993年,為適應社會對應用人才的需要,在馬列主義教研部基礎上成立了應用社會科學系,部係為一體,除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外,還先後設置有財政學、哲學、社會工作、國際政治等4個本科專業。2009年,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意見的要求,應用社會科學系(馬列主義教研部)獲准成立為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1]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等5個教研部以及哲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2個系。學院現有教職工5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講師20餘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已初步形成適合學院未來發展的師資隊伍。 [1] 
近十多年來,學院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學生工作等方面發展迅速,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院現有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學科,哲學社會學社會工作2個本科專業;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博士點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碩士點1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1個,以及中國近現代史、社會學、中國哲學、科技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等12個二級碩士點。現有本科生2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00餘人。 [1] 
學院歷來重視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藉助優越、寬鬆、和諧的教學科研平台和先進的實驗技術條件,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近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其它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出版各類專著、譯著和教材63部;發表論文530餘篇;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勵10餘項,在國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學院硬件設施及相關配套齊全,學院資料室現有藏書3萬餘冊,可供教師和學生借閲;先進的計算機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哲學與應用心理學實驗室、社工實驗室等可供師生使用。 [1]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對外交流

學院學術研究與交流氣氛濃厚,多年來與國內外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每年都有許多著名學者定期或不定期來學院舉辦學術講座或參加學術研討會,學院與省內外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美國、英國等國家志願教學人員不定期前來學院從事專業外語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現任領導

院黨委書記:馬朝琦
院長:楊洪
教學副院長:王強
科研副院長:王永智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人才培養

社會工作專業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在社會各類組織機構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中勝任社會服務、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行政管理、社會公益、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社會改革實務與研究、社會新聞採編出版等工作的專門人才,並培養從事高等院校社會工作及相關專業教學科研與管理、社會開發項目的執行與評估、社會工作機構實務與管理的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
本專業要求學生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服務精神,接受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理論的系統教育,獲得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通曉一門外語;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科研、教學、管理、新聞採編和具體社會工作實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畢業生應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獲得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人文素質。
(2)系統掌握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與實務知識,獲得基本的專業價值取向和操作技能。
(3)掌握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獲得適應社會需求和個人發展的知識結構。
(4)瞭解學科前沿發展動態,掌握國家重要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現實,具有運用創新思維方式進行科研的初步能力。
(5)結合專業實習獲得從事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溝通傳播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課程結構:
專業主幹課程:社會工作導論、個案社會工作、團體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社會學概論、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統計學、SPSS-社會統計軟件應用與分析、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問題概論、社會行政管理、領導科學、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制度、人力資源管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國防教育1學分,安排在第1學期;課程實習及社會實踐5學分,隨具體課程安排在第1、2、3學年;學年論文3學分,安排在第2、4、6學期;專業實習8學分,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畢業論文8學分,安排在第8學期。
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修夠159學分。其中全校通修課程53學分,學科平台課程33學分,學科方向課程15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12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20學分, 集中實踐教學26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學位
哲學專業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哲學專業知識、較高的理論思維水平、創新地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素質和才能的哲學專門人才。該專業人才能在理論研究機構,從事哲學和相關理論的科研工作,能在大中專院校從事哲學和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在國家機構和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理論宣傳、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能在企業、社會組織和社區機構的相關部門從事管理、企業文化、服務諮詢等相關工作。
培養規格:
學習與掌握邏輯知識,具備嚴密的理論思維能力;學習和掌握哲學基本理論和哲學史的知識,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理論創新才能;學習和掌握哲學專門領域的知識,具有運用這些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才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
(2)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系統知識;
(3)具有哲學專門領域的基本知識;
(4)掌握哲學和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理論研究和創新才能;
(5)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具有解決問題的邏輯論證才能;
(6)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具有方案策劃、組織協調和宣傳表達等方面的才能。
課程結構
專業主幹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研讀、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名著研讀、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名著研讀、邏輯學、心理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儒學研究、道學研究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實踐、畢業實習、課程論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
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修夠159學分,其中全校通修課程53學分,學科平台課程31分,學科方向課程18學分,通識課程12學分,專業選修課程20學分,集中實踐教學環節25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哲學學士學位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機構簡介

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MSW)教育中心簡介
社會工作是專門研究社會服務、社會管理和社會政策的理論與實務的一門新興的、應用型綜合學科,它是現階段社會建設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説,社會工作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幫助陷入各種困境的羣體,幫助農民工、兒童和青少年、老年、婦女等弱勢羣體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使社會更加公平、有序、和諧的新學科。為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實現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2009年我國決定開展社會工作碩士(MSW)專業學位教育。我院成為全國首批33家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單位之一,2010年開始招生。
近10年的社會工作本科專業和社會學碩士點的艱難創建歷程,為我院開展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主動與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社會學學會和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加強學術交流與聯繫,積極承辦全國性和西北地區的社會工作與社會學學術研討會,大大提高了學科建設水平。通過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強化和提升本學科人才的學科意識與素養,已經培育出一支觀念新、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質量優良的專業師資隊伍。與此同時,我院還將與相關的政府部門、社會服務機構和NGO組織密切合作,聘請一批資深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專家與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社會工作者擔任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兼職教師和實習督導。
圍繞本學科碩士點建設,我院制定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確立了“立足西部,興學報國、扶貧助困、服務桑梓”的辦學宗旨,凝鍊了三個具有本土特色的專業學科方向和MSW培養方向,即:西部扶貧與發展社會工作、西部社區社會工作、社會項目管理與評估。
我院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旨在培養具有“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價值觀,掌握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熟悉我國社會政策,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和研究能力,勝任針對不同人羣及領域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其它社會福利部門、社會團體、NGO、NPO和基層社區的管理工作,可在教學科研單位從事相關教學與研究,也可以到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碩士(MSW)教育中心是我院的一個獨立(直屬)教研單位,具體負責MSW研究生的招生、教學管理、學術交流和學科建設工作。院長陳國慶兼任我院MSW教育中心主任。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未來發展

在新世紀新階段,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職工將繼續秉承“公誠勤樸”的校訓,堅持與時俱進,團結一致,以更高的熱情、更高的標準投身於教學科研事業中,為促進學院的全面發展而努力奮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