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京平報

鎖定
《西京平報》創刊於1937年12月4日,出至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報社地址位於西安東木頭市17號,是解放前西安較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每日出對開4版。
中文名
西京平報
創刊時間
1937年12月4日
出版週期
每日
停刊時間
1949年5月20日

目錄

西京平報簡介

起初發行和支持該報的,大都是陝西籍的國民黨黨、政、軍要員,據説有孫蔚如、王宗山(陝西省議會議長,中統要員)、張鋒伯、呂向晨、薛道五、韓光琦、温良儒(鎮反中被處決)、焦子敬、謝鑑泉(參議員,山西富商)等。這些人拿出一些經費,並組成董事會,由CC分子李芝亭(鎮反中被處決)擔任發行人兼社長,副社長兼總編輯為樊仰山。社址在西安東木頭市17號。

西京平報發展前景

《西京平報》創刊時,正值國共第二次合作之際,抗日戰爭已開始了4個多月,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高漲。該報宣揚的辦報宗旨也説要宣傳抗戰,反映民意;起名為“平報”,就是想作為平民的喉舌。但由於李芝亭本人既是中統分子,又是渭南縣的地主豪紳,該報實際上仍是忠實地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上,作了國民黨政府的傳聲筒。特別在解放戰爭時期,該報名為“民報” ,實與國民黨的其他官辦報紙《西北文化日報》《黎明日報》等毫無二致,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過之無不及。例如一些官方報紙在蔣政權臨近覆滅前都不再把中共稱“共匪”,而這家報卻依然如故。直到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的那一天,《西京平報》上還刊登了所謂“草灘白槍會”的消息。竟欺騙羣眾,吹噓這支反革命武裝真有“刀槍不入”的本領。還在報紙的頭版頭條位置,説國民黨幾十萬軍隊已進入地下工事,決心堅守西安,並以特大字標題標出“西安可望長安”、“西安城防固若金湯”、“三日內定有好消息傳來”等。在人民解放大軍進城、羣眾熱烈的歡呼聲中,這張報紙還貼在街頭,恰成了對該報絕妙的諷刺。 在解放戰爭時期,《西京平報》也曾出現過三次轟動一時的事件:一次是1946年蔣介石來西安,各報均以頭版頭條大字標題發表了這一消息,只有該報在三版省市新聞欄內用了欄長的標題予以報道,很不顯眼。另一次是一版一則消息的大字標題“中共”弄成了“中央禍國殃民”。還有一次,是副刊上發表了一首民歌,內容是:“盼中央,念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富的變成窮,窮的一掃光。”這三件事發生後,李芝亭和樊仰山都大為震怒,有關當局要求嚴加追查。其實查來查去,全系技術性事故,並無政治背景。頭一件事是編省市新聞的編輯前半夜接到“中央社”的油印稿後自行處理的。第二件“中央”的“央”字系“共”字的誤排,內容純系誣衊中共的。第三件那首民歌,也是因一時版面稿件不夠,由一位副刊編輯從《大公報》上隨手剪下補空的。這三件事,並不是因為編輯部有什麼進步活動。 《西京平報》雖是對開大報,但紙張質量差,經常發行數僅兩三千份,並且主要是利用國民黨黨部和中統控制下的各地參議會進行推銷。該報創辦初期主要是代表陝西士紳階層説話,當然有時也發表一些民眾意見以粉飾門面。1938年元旦,該報在其報社大門貼了一副對聯,上聯為“平其不平”;下聯為“報為民報”;橫額為“社會燈塔”。足見其良苦用心。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的當天下午,解放軍西北軍區政治部派員和該報接洽,委其為解放軍印刷“新聞簡報”、傳單等,到5月27日《羣眾日報》出版。6月3日,該報財產、機器、人員全部移交人民政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