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裝備保障能力

鎖定
裝備保障機構對軍隊建設、訓練、作戰和遂行其他軍事行動實施裝備保障所能達到的程度。軍隊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文名
裝備保障能力
外文名
equipment support capability
按保障專業,分為裝備調配保障能力、裝備技術保障能力、裝備經費保障能力等。
①保障人員。具有一定軍事素質、政治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裝備保障人員,是構成裝備保障能力的主體,對裝備保障能力具有決定性的影響。②技術保障裝備、裝備保障設施、裝備保障設備、器材和經費。用於裝備保障的裝備、設施、設備、器材和經費是構成裝備保障能力的物質基礎,對裝備保障能力起着制約作用。③保障體制、保障方式方法。裝備保障體制和裝備保障方式作為一種特殊的組合性要素,能夠將裝備保障的人力和物力兩大基本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決定着裝備保障整體功能的發揮程度,直接關係到裝備保障能力的強弱。上述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緊密結合,其結構狀態決定着裝備保障能力的大小。
裝備保障能力還受國家(地區)經濟實力、科學技術與文化水平、社會和部隊支持程度、戰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國家(地區)經濟實力及用於裝備保障活動的經濟資源、自然資源為裝備保障能力的生成提供物質基礎。科學技術與文化水平制約着裝備保障人員的素質和設施、設備、物資器材的數質量,以及裝備保障體制的合理程度。社會和部隊支持,主要指政府、團體、民眾及軍隊上級領導和機關有關部門對裝備保障在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和精神等方面的支持,是增強裝備保障能力的重要保證。戰場環境,包括戰場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戰場建設和敵情環境,是影響裝備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
①現代戰爭爆發突然,對抗激烈,節奏快,速戰速決,裝備保障的時效性強,要求裝備保障必須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②諸軍種部隊聯合作戰,在作戰體系的整體對抗中,參戰裝備體系構成複雜多樣,數量規模大,高技術含量高,保障對象、保障內容、保障技術具有綜合性,要求裝備保障必須具有綜合保障能力。③作戰空間和保障空間廣闊,作戰樣式頻繁轉換,部隊實施快速機動作戰,要求裝備保障必須具有立體機動保障能力和獨立保障能力;作戰強度增大,物資消耗量大,要求裝備保障必須具有持續保障能力。④交戰雙方都把打擊對方保障系統作為重要作戰手段,加之高技術裝備的廣泛運用,對裝備保障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增加了裝備保障系統防衞的難度,要求裝備保障必須具有必要的防衞生存能力。
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裝備保障能力的提高呈現下列趨勢:①根據現代戰爭對裝備保障的要求,優化人員結構,加強裝備保障隊伍建設,強化裝備保障訓練和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提高裝備保障人員綜合素質。②改進和更新裝備保障設施、設備和物資器材,提高其高科技含量,使之向系列化、野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多功能方向發展。③建立科學合理的裝備保障物資儲備和技術儲備,不僅軍隊各級裝備部門進行有重點儲備,而且軍隊儲備與國家儲備有機結合。④改革完善裝備保障體制和裝備動員體制,優化裝備保障力量的組合形式,注重預備役裝備保障人員培養,建立健全軍民兼容、平戰結合、軍種一體、精幹高效的裝備保障體制。⑤改革傳統的裝備保障內容和保障方式方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科學運用裝備保障力量,不斷提高裝備保障組織指揮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保障效能。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