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裙鰭蛇鰻

鎖定
裙鰭蛇鰻(Ophichthus uroloph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是蛇鰻科蛇鰻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裙鰭蛇鰻
拉丁學名
Ophichthus uroloph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
動物界
鰻鱺目
蛇鰻科
蛇鰻屬

裙鰭蛇鰻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4尾,採自福建。
體長為鰓孔處體高的28.6-37倍,,為肛門處體高的31-39.9倍,為頭長的8.8-9.0倍,為尾長的1.5-1.6倍,為背鰭起點前距的7.2-8.2倍。尾長為頭部和軀幹部合長的1.7-1.8倍。頭長為胸鰭長的2.8-3.3倍,為背鰭起點至胸鰭前端上方距離的5.0-12.0倍,為背鰭前距的0.82-0.92倍,為吻長的4.7-6.7倍,為眼間隔距的7.8-10.1倍,為眼徑的10.1-13.7倍,為上頜長的3.0-3.5倍。上頜長為眼徑的3.2-4.1倍,為眼中點至吻尖距的1.3倍。
體細長,稍粗壯,圓柱形。尾部長於肛前軀幹長。頭較大。眼大,位於上頜的中部。吻短。上下頜約等長。前鼻孔呈大的管狀,後鼻孔裂隙狀,位於眼前緣下方上唇腹側。口中等大,口裂向後伸達眼後緣的下方。齒尖錐形;上下頜各具1行齒,犁骨齒前部分為2行,後部分為1行,但上頜齒排列不規則;前額骨齒5個,稍大而尖鋭,排成半圓形。舌附於口底,但前端遊離。鰓孔中等大,呈裂縫狀。肛門位於身體的中部稍前。
頭部粘液孔明顯。眶下孔4個:兩鼻孔間1個,後鼻孔後3個;眶上孔4個,最前1個位於鼻孔正上前;下頜骨孔6個;眶後孔2;前鰓蓋骨孔3個;顳骨接合面孔3個;額骨孔1個;鰓孔前頭部側線孔11個。
體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完整,側線孔不明顯。
背鰭起點在鰓孔後至胸鰭中部上方;胸鰭中等發達;背、臀鰭在近尾端處明顯升高,止於尾柄末端之前;無尾鰭。
福爾馬林浸泡標本體淺褐色,腹面色較淡;背、臀鰭褐色。 [1] 

裙鰭蛇鰻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中國見於台灣海區
國外分佈:
國外分佈於太平洋西部海域。
[1-2] 
參考資料